美麗總是令人憂愁《邊城》書評

城市人的生活節奏總是很快,每天睜開眼就匆匆的擠地鐵上班,隨手在路上買份早餐。

處理不完的工作,孩子的升學壓力。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負面的信息總是讓城市人疲於奔命。

週末有了休閒的時間,人們開始向鄉下跑,去體驗一種鄉村慢生活的感覺,悠閒自在,空氣清新。但是現在的鄉村也不符過去鄉村的那種純粹了。

那種悠閒自在的,人與人之間和善相處,各守本分,真誠相待的理想境界只能從沈從文的《邊城》中去感受。

那兒的水很清,天很藍,人們的生活節奏很慢。

1)

沈從文,原名沈嶽煥,湘西鳳凰縣人。沈從文的正規教育水平不高,只有小學學歷。他的知識和智慧更多的是自然和人生這兩部大書給他的。沈從文15歲當兵,脫下軍裝來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學。可是水平太低的他只能在北京大學旁聽,他一邊打工一邊勤奮寫作。在他生活絕望之時,曾經向郁達夫求助,並得到郁達夫幫助。一直到1924年他迎來了命運的轉機,

他作品陸續發表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青年作家。

但沈從文發現自己始終與都市文明有一種難以消除的隔膜,他將這種隔膜稱爲“鄉下人”和“城裏人”的隔膜。在他看來“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現代化”是人類退化的根源。他認爲鄉下原始淳樸,自然的人性和人生,纔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狀態,他要展現這種人生的境界,爲民族靈魂再造提供他獨特的方案。

沈從文的一部分小說是寫都市生活的,如《八駿圖》,《第二個狒狒》,這類小說諷刺性強,但流於表面化。真正奠定沈從文在文學史上地位的是《邊城》這一類“牧歌式”的小說,它是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風俗爲背景,旨在展示淳樸的人性和理想人生情態。

每一位作家,似乎他的故鄉情節就成了他文學創作的源源不斷的滋養。就像莫言筆下的高密鄉,就成爲他作品全部的發源地。湘西之於沈從文,也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沈從文是個非常有才的作家,他的夫人張兆和就是被他的一封封情書打動才和他結爲連理。但遺憾的是,他們夫妻之間還是缺乏真正的溝通交流,相互並不能理解,所以他們的婚姻可以說很不幸,一直到沈從文去世,張兆和在整理沈從文的遺的時,才真正理解了沈從文,但是此時爲時以晚。

沈從文在《邊城》中給我們描繪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美麗的邊城。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善良、淳樸。但每個人心中都有着淡淡的無法排解的憂愁。善良的人們之間總是缺乏交流,總是有着誤會。就像他和他的夫人張兆和一樣。

小說敘述的是湘西小鎮一對相依爲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淒涼”。小說的故事性並不強。主要敘述了女主人公翠翠的一段朦朧而了無結局的愛情,但愛情卻不是小說所要表現的全部。大老天保和二老儺送都看上了翠翠,翠翠對二老儺送動心。兄弟倆知道了各自的心思後就走水路去對翠翠唱歌,一張嘴,大老天保就知道自己輸了,別主動退出。後天保出灘卻遇難身亡,儺送爲了尋找哥哥,也離開了。

在這座理想的邊城中,處處體現着一種詩意的健康、美麗、自然。

2)

環境美。

這是一座近乎封閉的小城鎮,處在兩省的接壤處。水陸商務既不受戰爭停頓,也不至於爲土匪影響,一切莫不極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樂生。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發生別的死亡大變,纔會覺得十分傷心,其他地方人們的生活如此,似乎對他們都沒有什麼影響。

這是一個名爲茶峒的小山城,有一條小溪,溪邊有一座白色的小塔,塔下住着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女孩就是翠翠。小溪寬約二丈,河牀爲大石頭做成,河水非常的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

如此清澈的溪水,在現代工業污染下的現中國,很少能夠看的到。中國大江大河很多,但是從南到北經常看到的就是對某某處河水的治理。工業的發展更是對自然的極大的索取和破壞。

尤其是現在推進城市化進程,更是對原有的鄉村一種極大的破壞。

鄉村在我的記憶裏應該是雞犬相聞,莊前屋後堆滿了麥草垛、柴草,家家戶戶炊煙裊裊,孩子們在這些麥草垛裏撒歡兒,捉迷藏。

早晨起來雞鳴狗吠、牛叫馬嘶。村民的吆喝聲中大地甦醒了,沸騰了,這樣的農村纔是鮮活的,纔是充滿了煙火氣的。

可是現在再到鄉下去的時候,童年的記憶已無從追尋,莊前屋後都已被推得乾乾淨淨,按上面的說法是要美化人們的生存環境,但是沒有一堆一堆的麥杆,沒有一根根柴草的農村能叫農村嗎?城市和農村本來各有它自己的發展的軌跡,各有其特點。現在不顧它的規律如此整齊劃一已使鄉村失去了它的魂,靈氣。

2)

風俗美。

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傳統文化的文明古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有許多的風俗習慣。

邊城一年最熱鬧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過年。端午節這一天,當地的婦女小孩子都是要穿上新衣,額頭上用雄黃蘸酒畫個王字,任何人家到了這一天都必定可以喫魚喫肉。喫過飯之後人們都要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去看賽船。

在賽船下河前人們是要帶了香、燈、鞭炮、同一個用生牛皮蒙好繪有硃紅太極圖的高腳鼓,然後到擱船的河上游山洞邊,燒了香燈,再把船拖入水中,各人上了船以後,燃着鞭炮,擂着鼓,船才如離弦之箭,向下遊長潭射去。

這是節日的儀式感,也是對端午節賽龍舟的看重。

賽船過後,還有一個環節,城中的戍軍長官,爲了與民同樂,增加這節日的愉快起見,便把綠頭長頸的大雄鴨,頸脖上縛了紅布條子,放入河中,然後讓善於泅水的軍民人等,下水追趕鴨子,不拘是誰只要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爲這個鴨子的主人。

小說的儺送就是在賽船後,抓了鴨子,遇到了翠翠,在翠翠的心中埋下了愛情的種子。

現代是快節奏的時代,我們已經把傳統節日中的許多風俗習慣簡化了。

像我們北方本身就是乾旱地區,缺少荷葉,沒有河流,也不可能賽船。我們的端午節極其簡單。這一天照例是要喫糉子,但我們的糉子,不是用糉葉包的,而是用油餅包起米餡,叫油餅卷糉子。

再保留的習俗就是每家都去折柳枝來插在門上。小孩子是要穿新衣帶肚兜的,手腕腳踝處都要帶上花繩。記得有句俗語叫“八月十五端出來,五月端午穿出來。”

這樣的節日沒有儀式感,也沒有多大的節日氛圍,孩子們越來越不大重視。

3)

人情美。

生活在邊城的人都是善良的、淳樸的,這裏沒有土匪惡霸、沒有官豪劣紳。人們之間互助互愛,見義勇爲。沒有哪個人把錢財看得很重。

掌水碼頭的船總順順,是個大方灑脫的人,歡喜交朋結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凡是因船失事破產的船家,過路的退伍兵士,遊學的文人,凡到了這個地方,聞明求助的他莫不盡力幫助。

就連這裏的妓女也永遠那麼渾厚,遇到熟人錢便是可有可無的。

翠翠的爺爺是小溪渡頭的撐船人。渡頭因是公家所有,過渡的人,不必出錢。有過渡的人心中不安,就會抓了一把錢擲到船板上,這時爺爺必定不會要,還會和這些人吵嘴,還會用認真的神氣說:“我有了口糧,三鬥米,七百錢夠了!誰要這個?!”如此微薄的工資,爺爺卻幹得心甘情願,從來不願意多要別人的一文錢。

經常會有爺爺爲了過客給的錢和過客吵架的事兒。有些人給的錢實在推脫不了的時候,爺爺便想辦法回報他。把這些錢託人到茶峒去,買來了茶葉和菸草,常把菸草掛在腰邊,給過客們泡上茶葉,給路人解渴。

這兒的人們更是互相幫助,誰家有困難只要招呼一聲,人們就會主動去。

端午節,爺爺想帶翠翠去看賽船。就到城裏面叫了老熟人楊馬兵來幫他看渡船,楊馬兵二話不說就來了。

翠翠的爺爺去世之後,船總順順帶了空船,帶了副白匣子,即刻向碧溪岨撐去。城中的楊馬兵同一個老軍人也都是立即趕到了碧溪岨幫助忙。葬了爺爺之後,船總順順甚至要接翠翠到他家去住。翠翠不願意,楊馬兵就主動留下來陪伴翠翠。

現代社會,人們金錢至上。做任何事總是把錢放在第一位,幫忙開口給多少錢?甚至有人掉到河裏面不是急着去救人,而是會先討價還價,我去救人要給多少錢?人和人之間冷漠,沒了最起碼的誠信。現在人們最怕的事就是給人借錢,因爲借錢前你是大爺,錢借給別人,你就是孫子。

看到邊城裏的故事,你會深深感嘆人與人之間原來是可以和諧信任的。

4)

但是這樣的美麗中總是有着憂愁。

爺爺,老之將至,爲孫女的未來深深憂愁,又因爲誤解了翠翠的心事,向大老天天保提親,船總順順對爺爺又有誤會,這些都無意中揭示了一個深邃的哲學命題---人在根本上是無法溝通的。

而翠翠與二老儺送的愛情,某種程度上,就阻隔在了這人與人之間無法溝通的“空白”中

《邊城》給我們的,卻絕不僅僅是優美,也有人在命運的變數面前的無助與無奈的憂傷。這生命的無奈和悲憫之情,使《邊城》獲得一種深邃的品格和魅力。

小說的最後翠翠始終守在白塔下的小溪邊,守着渡船,守着內心的那一絲期盼。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

這也許就是我們每個人要面臨的困境吧,對未知之事的不可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