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德與養生

一聲大爆炸,產生陰陽兩個宇宙,形成我們今天的系統。從小到看不見(其小無內),到大到看不見(其大無外),都是同一種陰陽構成和運動變化過程。

思想爲陰,身體爲陽,陰陽要平衡。所以人要養生,更要養德,人若養生,必先養(修)德,這是人們延年益壽,健體強魄之要訣,這與道家倡導的性命雙修,其義同、其理然也。

養德與養生,猶如人生之旅的舵與帆,必須保持動態中的平衡。唯此,船體才能在大海波濤中不失向不狂巔,平衡安全地駛向彼岸。

人生若失去養德與養生間的陰陽平衡,其壽命難以耄耋(耄mào古時指70歲~90歲,耋dié70歲~80歲,耄耋:指高壽的老人),其體魄難以強健,故兩者不可偏廢,不可恣意近遠。

養德與養生是一種很深的學問與技巧,然深卻可測,難卻可馭。縱觀歷史,我們的先人在這方面是頗有研究的。儒家經典《尚書·洪範》中有這樣一段話:

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六極:一曰兇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意思是說,人生有五種幸福:一是長壽,二是富貴,三是健康平安,四是遵行美德,五是老而善終。

人生有六種不幸:一是早死,二是多病,三是多憂,四是貧窮,五是醜惡,六是愚弱。

在這裏,長壽被列爲五福之首,且健康和長壽均爲五福之一,而早死和疾病被列爲六極的前兩項。

可見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分辨出了養生與否的重大差別,並賦予其迥異的感情色彩。

德全不危,養生必養德

“養生”一詞,首見於《呂氏春秋·節喪》所云:“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生之謂也。”

養生之道,養德爲先。孔子《禮記·中庸》說:“大德必得其壽”,故“仁者壽”。“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胸懷坦蕩、光明磊落,自然心安理得、性格豁達開朗,如此則神志怡然安寧,形與神俱,得以健康長壽。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說:“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養生學認爲,道德修養與臟腑陰陽協調具有內在聯繫,即《黃帝內經·太素》所說:“修身爲德,則陰陽氣和。”

唐代孫思邈明確指出:“德所不充,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素問·上古天真論》亦云:“淳德全道……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

明代王文祿則在《醫先》中更是直白地強調:“養德、養生無二術也。”可見養生當從養德入手,養德養生無二術,是歷代養生家遵循的準則。

《黃帝內經》指出,“百病生於氣也”意指多種疾病的發生,都是由於氣的失調引起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若要保養身體,不生病,需“正氣存內”。

而要做到“正氣存內”,就離不開一定的道德修養水準。孫思邈認爲養性就是以“善”爲特徵的道德修養,《千金要方·養性序》指出

“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爲善”、“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生之大經也”。

一個人性善好施,以奉獻爲榮,以助人爲樂,將自身的利益放在次要地位,自然心態平和、豁達開朗,如此則少有煩惱、憂愁,精神寧靜怡悅自然能健康長壽。

唐代名醫孫思邈不受名利之誘,獻身醫道,爲大衆解除疾苦,他從不問病患地位高低,貴賤貧富,也不念恩怨親疏,一視同仁。

即使面對“臭穢不可瞻視”的病人,也不產生半點厭惡的心情,仍然認真負責地去治療。他身體力行性善好施,至102歲去世。

與此相反,那些缺乏道德修養的人,特別是那些被名利枷鎖困住手腳的人,常常患得患失,遇事斤斤計較,往往會未老先衰,自然難登“仁壽之域”。

孔子有“仁者壽”“有大德必得其壽”的觀點;《道德經》中亦曰:“壽源於德”;而老子則提出了“三寶”論:“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故能器長。”

德高者對人、對事胸襟開闊,無私坦蕩,光明磊落,故而無憂無愁,無患無求。身心處於淡泊寧靜的良好狀態之中,必然有利於健康長壽。

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孟子則指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重視道德修養,長存仁愛之心,樂善好施,永遠保持人與人之間仁愛和諧的關係,自然心神無擾,精神怡悅而有益於健康長壽。

正因爲孔子、孟子身體力行儒家的仁德思想,所以孔子活到73歲,孟子活到84歲,成爲當時了不起的壽星。

人在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裏生存,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和衝突,會有很多不盡人意的事情發生,我們的身心往往會受到很大的撞擊和痛傷,養德(心)與養生(身)常常失衡,陷七情而不能節,墜六慾而不能拔,結果是心身俱傷,德不能養,生不能修焉,豈不哀哉!

按照傳統理論,人的壽夭衰老的原因大約包括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兩個方面。先天稟賦是壽夭衰老的決定性因素,後天因素對壽夭衰老也有着重要影響。

壽夭的原因,不是僅僅存在於生理的機體之內,更重要的因素是在精神活動之中,所以古人特別強調通過修身養性,調控好自己的情緒,使喜、怒、哀、樂之氣保持在中正、中和的狀態,通過內煉,調節血氣、經絡與臟腑,達到身心合一,盡終天年的目的。

要學習大德之人修煉自己,提高自我調整的主動意識和能力”。譬如,當憤怒或憂傷等陰邪之氣來臨時,你應該努力把它扼制在無我或我無的境地,把躁動的情緒加以羈絆,儘量減少發生次數,努力降低發作溫度,這就是人們常講的“冷處理”。

要想做到這一點,必先養德,用自己的無量德之甘泉,洗滌污垢,潤澤心田,逐步學會和養成用“笑”擊退煩惱,用樂觀去面對人生的“大家”風度。

心寬德厚才能長壽 

孔子曾曰:“大德必得其壽”,孟子也雲:“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這一哲理告訴人們,德高之人,大凡都是心胸開闊,情緒樂觀、善思進取、樂於奉獻,不計名利得失,笑納天下愁歡,割斷了煩惱根緣,永葆了青春笑臉,精神狀態最佳,體壯而無罹患,豈不長壽乎!

養生必須有道,做人必須心寬,要胸懷若谷,而不可量小竟不及寸丸。 縱觀古今,大凡長壽者,無一例外都是樂天派,始終保持着良好的心態。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自幼體弱多病,中年親人零落,仕途險惡,後來悟出了一個道理“人生不滿百”,是因爲“不得常歡樂”。於是以“枕上愁煩多發病,府上觀笑勝尋醫”自勉,自號“樂天”,成了樂天派。

《自覺》

  四十猶未老,憂傷早衰惡。

  前歲二毛生,今年一齒落。

  形骸日損耗,心事同蕭索。

  夜寢與朝飧,其間味亦薄。

  同歲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與貌,盛衰隨憂樂。

  畏老老轉逼,憂病病彌縛。

  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藥。

白居易在這首《自覺》詩中,把自己與同歲的崔舍人作了比較:爲什麼自己形骸一天天損耗,而人家卻容光煥發呢?

原來年齡和相貌與心情的憂樂有關:越是怕老,老越逼着你;越是擔心生病,更易疾病纏身。

於是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不用怕老憂病了,這是一種除老祛病的良藥。他豁達大度,享年七十有四。

而與他同時代的李賀則不然,孤芳自賞,自尋煩惱,僅活了二十六歲便拂袖而去。此二人的鮮明對比,說明了養德就是養生,養生必須養德。

宋代有個愛國大詩人叫陸游,他非常注意“心寬爲要”的養生哲學,對於養德與養生的研究,也堪稱是有卓見之人,他心胸坦蕩開闊,故以“放翁”爲號。

在他晚年的一首詩裏,曾給我們留下了這樣的千古絕句。他在這首詩中唱道:

“放翁胸次誰能測?萬里秋毫未足寬。”(出自《小市》)足見其暢心寬懷。  “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心地本來寬。”(出自《病小減復作》)

雖已到暮年,但由於心胸寬廣,故自可抗疾耐病。宋代的醫療保健條件遠不如今天,可他活到了85歲高齡,可見養德與養生的默契,即陰陽的平衡是何等的重要。

相反,三國時吳國的大都督周瑜,他武藝超羣,智謀過人,有膽有識,可謂蓋世英雄。可是他氣量太小,愛生氣,不善養生,終因鬥不過蜀國孔明而氣絕身亡,享年也只有三十幾歲,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氣周瑜”的故事。

周瑜的下場可謂是“壯志未酬身先死,宏圖大志化泡影”,給後人留下的只能是笑談和遺憾;

對於養德與養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極爲重視,並多有卓識卓見。毛澤東同志一生風趣、幽默、豁達、從不爲困難所屈服,他寫給柳亞子先生的“牢騷滿腹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的詩句,已成了人們養德養生的千古絕唱。

對於養德養生,偉人如此,民間亦然,在我們這已有幾千年文明史的國度裏,人民羣衆在養德、養生方面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之談”和“實踐之典”。現摘擷幾句,供世人借鑑:

其一,做人應感恩,知足常樂;

其二,做人應“心地坦蕩蕩”;

其三,做人應把周圍的人當親人對待;

其四,做人應遇事理讓三先;

其五,做人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其六,做人應凡事以大局爲重;

其七,做人應大度而不斤斤計較;

其八,做人應善於設身處地,遇矛盾肯換一下角度和位置;

其九,心靜命長,無欲則剛。做人應性格開朗、笑口常開;

其十,做人應能容人之短;

其十一,……

其十二……

不勝枚舉。

做人要養德

我們都曉得,自古中國的學問都以周易爲己學,認爲大宇宙和任何一類小系統,都是一個陰陽系統,維持這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就是陰陽平衡。

如果哪個地方失衡,哪個地方就遭到破壞,趨向或好或壞的另外一種新平衡。建議做到以下三點:

1、做人要養德。德是立身之本,成事之本。人要偉大,首先要思想偉大,要精神偉大,要靈魂偉大。(這是做人成事的重要條件)

2、向大德之人學習。三字經上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無疑是很深刻的。所以,要向大德之人學習,做有德之人。

3、積德而不要敗德。要在乎易經裏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教誨,要不停的積德,萬不可敗德。要不因善小而不爲,不因惡小而爲之。

人生苦短,要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要活得有意義,活得高質量。

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爭名奪利損人利己,心中要有別人,唯獨沒有我。這便是以犧牲小我,完成大寫的我。

願大家仁德常駐,愛心永存,心寬德厚、健康長壽!

作者:方遠(雲中綠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