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

12.18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子張問孔子:一個士,怎麼才能做到達呢?

孔子說:你說的達,是什麼意思呢?

子張說:一個達人,在一國之中,必然聞名一國,在自己家族中,必然聞名一家。

孔子說,那你這是聞,不是達!

通達的人,本質正直而喜愛道義,體會別人的話語,觀察別人的臉色,時常想到對別人謙讓。這樣的人在諸侯的國家一定通達,在大夫的封地也一定通達。

有名聲的人,表面上要實行仁德而行動上卻相反,以仁人自居而毫不遲疑。他們在諸侯的國家一定虛有其名,在大夫的封地也一定虛有其名。”

❤️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講,成就夢想。寫作加演講,七倍速成長。越付出越富有。

又到六點半了,我們還是來繼續學習論語。按照慣例,在學之前,我們先來複習一下昨天學習到的內容。

上一章講的是: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說的是季康子連連向孔子發問,那最後一問是什麼呢?就是說我想用以殺止殺的方法把壞人殺掉,以就有道,讓人們歸到正道那裏去,怎麼樣呢?

看來季康子是真的想治理好國家,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能想的辦法都想到了,到底怎麼樣才能夠讓國家治理好呢?也算是殫精竭慮。

孔子就告訴他,我們有這個願望是好的,但是不能走錯路,如果走錯了,就會南轅北轍,會適得其反的。

爲政之道,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安敢不正?你不能說老是要殺人,殺人就能夠成功達到目的了,把壞人殺了,好的就來了,那是不對的。

爲政要用道德來感化,而不是用殺戮來威脅,用殺戮來威脅是絕對殺不完的。他們就會像野草一樣,春風吹又生啊!

應該用自己的道德來做引導,你自己用善心來行事,那下面的風氣自然而然的就會跟着善化了。

他就打了個比方,君子的品德就像風,就是你作爲領導者,作爲君子就像風一樣,你是什麼風你往哪裏刮,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他就會向哪裏倒。刮東風,草往西倒,刮南風往北倒,刮西北風草往東南倒,這是必然的結果。

草一定是會隨着風向而變動的,我們要做的是做風,把握好方向,你行善、行仁義,那麼老百姓也會跟着你行善、行仁義。都這麼做了,這個國家風氣就好了,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盜賊啦!

就會像孔子當年做中都宰的時候,出現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而不是簡簡單單的我去殺人,去懲罰壞人就能做到的。

這也符合孔子一貫的思想,那就是實行仁,實行德治、實行教化。正人先正己,自己先要求自己修身,修身方能齊家,齊家方能治國,治國方能平天下。

好了,簡單的回顧一下昨天的內容,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一章。

這一章本身是一個對話體,比較長,特別有意思,希望大家要認真聆聽,好好的思索,希望通過這一章的學習,大家能夠有所收穫。

收穫什麼呀?

第一,什麼是士。大家都知道,士大夫,士大夫,什麼叫士,都代表什麼?

第二,什麼是聞,什麼是達。它是一樣的嗎?聞和達根本區別在哪裏?

我們還是先來看原文哈。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首先說一下,子張這個人在論語裏面是非常出名的。這個人特別喜歡提問,爲我們貢獻了很多精彩的內容,首先要感謝一下子張。

這也是我們以前一直提到的好問題比答案更重要。你提出一個好問題,老師一解答,大家都明白通透了。如果誰都不提,都像顏回一樣,也不問,那孔子反而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我一說你就懂,就像拈花一笑似的,會留下一段美麗的傳說,但大家依然是不明所以。

再說一說士,這裏面講到士,我們過去都說國君,諸侯,士大夫。那士是什麼意思呢?士其實是貴族的一個等級,也就是貴族的最低一個等級,不如大夫,大夫上面還有諸侯,就是說有一定的身份,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已經不像大夫或者諸侯那樣擁有那麼多的名譽或者說擁有那麼多的財產啦,但身份依然是貴族。

另外一個,士經過演化到現在,基本上可以說指的是知識分子、有文化的人。

那在過去也分爲文士、武士、謀士各種各樣的稱呼,總而言之,它是一箇中產階層,中等階層,既不高高在上,也不是我們普通的平民,他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屬於中間角色。

關於士,還有其他解釋,我們就不再說了,那在這裏應該指的是這個意思。

那子張問孔子說:一個知識分子要怎麼樣才能夠在社會上站起來呢?才能夠稱他爲通達、豁達呢?

大家注意,在這一章裏面,孔子用了一個反詰法,就是反問你,你既然問我這個問題,那我首先問你,你指的是什麼?你不是問我達嗎?那麼你是怎麼理解達這個字的?這樣的話就容易能夠理清概念。

別回來你說的是這個,我說的是那個,咱們說岔了,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或者說你的概念的定義就有誤。那我回答起來還有些意思嗎?肯定也說不到你心裏去。

所以孔子就反問他說,你好好說說,你是怎麼理解這個達字的。

子張就回答說:在邦閉門,在家閉門。

在邦,指的是這個國家裏面。

在家,有的說指的是三家,也就是季孫、叔孫、孟孫三氏這個家族裏面做官,在那裏面有名聲。

也有的說,是指的是在家鄉有名聲。就像我們現在說你考學出來了,出外去做什麼工作或者說是做官,那既在朝廷裏有名,又在家鄉有名,咱兩個都取吧。

既可以是在家鄉,也可以說是在諸侯,就是那個士大夫的家,三家這個地方有名氣。

孔子一聽完子張的回答就明白了,子張這是把達這個定義給搞錯了,把它搞成聞了,他真正表達的意思不是達而是聞。

所以孔子就回答說:你說的是聞,不是達。

那達是什麼意思呢?達,孔子給它做了個定義,大家好好聽聽,定義: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就是達這個字要做到的幾點,第一個就是質直,就是本質正直,沒有歪曲的心思,這叫質直。就說我們不是老是想歪心思,想歪門邪道,去利用什麼手段,達成什麼目的,讓自己出名,讓別人都知道自己。

做人做事,不用手段,不用權術。

第二,就是好義,這個義的解釋哈,比較接近墨子的定義,就是慷慨好義啦,做該做的事情,做合適的事情。

有一首歌詞說,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說的也與這個相關,該我們出手的時候,該我們做的時候,一定要去做,做所當做之事。

察言觀色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聽他說話,看他的表情,能夠注意到別人的感受,來反觀自己說話的得失。在這裏大家不要認爲說察言觀色說這個詞是貶義詞,不好。

在這裏,它的原意是好的,就是有心人,他總是能夠注意觀察,聽人說話的口氣,看人家的面部表情,就知道我們在一起溝通順不順暢,合不合適,我們有沒有觸動人的傷心之處,有沒有讓人不高興,是不是怎麼怎麼樣,這是非常合適的做法。

而有很多人說話不注意,張嘴就來,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結果禍從口出,本來目的是想和別人好好溝通,還想勸勸人家,對人家好,結果適得其反。

因爲只是自顧自的表達自己,卻沒有顧及到別人,沒有人與人產生互動,沒有融入情景之中。

慮以下人,這是什麼意思啊?就是能夠心中有他人,顧慮到他人。謙虛退讓,以低姿態對待他人。

至於說我們,不要讓我自己認爲高高在上,俯視別人,說話都壓着一頭,高人一等,就顯得自己很牛逼、很厲害,而是時時把自己擺在一個比較謙卑的位置。

本身比較高,但說話的姿態放得比較低,讓別人聽起來特別的舒服,特別的受用。

這樣的人他無論是在國家、諸侯裏邊,還是在士大夫,就是這個三家裏面,或者是在家鄉,他都會達,都會讓別人肯定而且認可。

大家說爲什麼這樣?因爲達人,他們最怕的就是德不配位,名不副實,所以寧願退一點,寧退勿進,做到進退自如,不怕被別人佔便宜,就怕不小心佔了別人的便宜。

多留餘地,才能夠遊刃有餘。達人這樣做,他到哪裏都會受人喜歡,到哪裏去都能夠達。

因爲他他不求名譽,名譽自來,就能夠既聞又達,聞達於諸侯。

我們後來學諸葛亮的出師表,諸葛亮有一句話就是:躬耕於隴畝,不求聞達於諸侯。後來這個聞和答是放在一塊來用了,但是當初這兩個字是有區別的。

後來曾子的弟子,也曾經問過曾子這個問題,說:夫士何如則可以爲達矣?

曾子曰:不能則學,疑則問,欲行則比賢。雖有險道,循行達矣。今之弟子,病下人,不知事賢,恥不知而又不問,欲作則其知不足,是以惑暗;惑暗終其世而已矣,是謂窮民也。

說的意思是,你不會就趕緊學,有疑問就趕緊問,做事要跟着賢人學,再艱險的路跟着走,總能達到。今天的小子們,勝心太重,不願意居人之下,不願意侍奉老師,恥於不知,但更恥於下問,等到要做時又沒本事,這就壞了。

換一說,那就不是達人,是窮民。曾子說的和孔子說的差不多,達就是低頭去學,埋頭苦幹,持續前進。

再說聞,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這裏的聞,就是色取仁而行違,簡單的說就是裝,裝着很正義,裝着是個好人,做做樣子,外表是冠冕堂皇,但實際上有的說是男盜女娼,有的說是衣冠禽獸,就是外面表現的很好,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表裏不一,做出個善人君子模樣,實際上做的不是那回事,裝的像。所以纔夠天下聞名。

這有什麼人作爲例子嗎?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大家要是看過金庸的笑傲江湖裏面,那你會發現嶽不羣就是這樣的人。

看起來沒有比他更加正義了,叫君子劍,好的不得了,最後你才知道這個人沽名釣譽,是個假君子,是個聞人,而不是達人。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其他聞人和達人的原型呢?其實都是有的。大家都比較知道的,兩個做鮮明對比的,誰呢?一個是聞人,是王莽,西漢末年的王莽。達人是與他相對比的,是周公。王莽就是靠名譽起家,以名譽得天下的唯一一人。

漢書《王莽傳》說:王莽始起外戚,折節力行,以要名譽,宗族稱孝,師友歸仁。及其居位輔政,成、哀之際,勤勞國家,直道而行,動見稱述。豈所謂“在家必聞,在國必聞”,“色取仁而行違”者邪?

就是《漢書》給王莽做了一個蓋棺定論,引用了論語的這段對話。

說王莽這個人就是個聞人,色取仁而行違,當時看起來好像是他真的是很好,堪比周公。但最後露出了狐狸尾巴,他謀朝篡位,結果就被拆穿了。

當然了,這個事也另外有意義。王莽這個人平時做的事還是不錯的,但是他千不該、萬不該,去謀朝篡位了,那與之相對應的是誰啊?就是周公。

我們以前也說過周公,周公當時那個位置,他要是取代周成王,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大家都很擔心。但事實上怎麼樣?周公一直到最後,把權力和平交給成王。成王又傳給康王,史稱成康之治,順利交接,周公沒有絲毫私心,這是蓋棺才能定位的。

再說一說白居易的這首詩,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復誰知?

如果說他們早一點死了,那到底誰孬誰好還說不定呢!所以說要蓋棺定論,所以我們不要輕易的評價一個人。

關於聞和達,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說漢代有一個人叫許武,他有兩個弟弟。在當時那個年代,他們不像後來隋唐有科舉,開科取士做官,都是通過舉孝廉的方式,地方官推薦,這個人說行仁行孝,聞名於鄉里,然後被推薦做官。

許武這個人他已經被推舉爲孝廉了,但家中有兩個弟弟,他就謀劃了一番,招來全族的人,給自己家裏分家的時候,把好東西都分給自己,給兩個弟弟基本上就沒剩什麼了。

這兩個弟弟就很欣然的接受了,沒有任何意見,別人都會說,哎這兩個弟弟好啊,你看他哥哥那麼不公平的對他,他都依然保持和顏悅色,真是好人。

於是地方官就把他弟弟給報到朝廷,讓他兩個弟弟做官了。

過了一段時間,許武又策劃了一番,說我這樣做不對,怎麼把財務都歸我呢,不行,我要把它分給我的兩個弟弟,又把他財務又給他兩個弟弟了。

結果別人一看,哇許武這個人不簡單,又把他推薦到朝廷,又讓他做了一個從樂少。這樣一來,許武名聲大振,徐武兄弟三人做盡了表面文章,也博取了名聲,可以說是聞,但不是達,因爲這是他們謀劃的,不是他們真心的,這是用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做事通達,真正的是那種心地,這發心不一樣。

所以說聞和達的關係,一個是沽名釣譽,一個是實實在在的做事。那我們到底是要聞還是要達呢?

你能達必然會聞,但聞不一定達。

時間到了,我再給大家講一個例子,以便於大家加深理解和印象。

說是以前有一位先生,非常非常有名,凡是有慈善活動需要募捐,他總是第一個出臺,拿起筆在絹布上寫一個很大的數字,比如說幾十萬,幾百萬、可是真要去向他收款,他就說我寫這樣多,是爲你做一個倡導,別人看了我寫了這麼多,自然也會多捐一點。你還真的讓我去拿那麼多錢嗎?對不起,沒有。

這個就是色取仁而行違,表面上做的是善事,態度上是仁,實際上呢不是那回事,只是沽名釣譽罷了。而且他還時間久了,就認爲自己就是仁,就是這樣的,完全忘了自己沽名釣譽的本質了。

這樣的人無論在朝廷,還是在家鄉,還是在士大夫家裏面,都有一定的名氣,但他不是達人,是聞人。我們要避免發生這種情況。

好了,時間有點超了。

總而言之,今天這一章就是子張發問,孔子回答,先去反問子張到底是怎麼理解的?然後孔子又給他做了區分,什麼是達,什麼是聞。

達是質直而好義,察言觀色,慮以下人,而聞是色取仁而不違,行爲舉止不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好了,這一章就到這裏了,感謝大家的聆聽,明天我們來接着解讀下一章,依然是個人修養的問題。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好了,就到這裏了,感謝大家的聆聽,我們明天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