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羣體叫“啃女族”

我們都知道,有些年輕人不努力工作,喜歡啃老,我們稱他們爲“啃老族”。

但是最近又新出了一個名詞,叫做“啃女族”。

顧名思義,想一想,也知道這個詞語是什心意思,代表着什麼。

出生在農村70後的我,對這些可是深有感觸。

那些年的計劃生育,讓人們東躲西藏,一個接一個的生孩子,僅僅只是爲了有一個男孩。

一個母親曾經說,這兒子啊,就像是桌面子,必須有四個腿支撐着。她的意思是說要生夠四個女兒,纔會生出兒子來的。

那時小小的我,站在旁邊聽着,對此嗤之以鼻,看不起她的沒有文化,作爲女人自己,竟然瞧不起自己的女兒。

幾十年過去了,我們以爲這種現象大有改觀,很多人都覺得兒子女兒都一樣。

然而,這在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中,在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重男輕女的思想,怎麼能夠輕易的去除掉呢。

                            (1)

前幾年曾經有過一個新聞,女兒是留美博士,家鄉是貧困的山區。她從小就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拼命讀書,終於考上了大學。

上大學的她也非常的勤奮,領獎學金,打工賺自己的生活費,甚至還會爲家裏寄錢。

大學的時候談了男朋友,她想去美國留學,後來在男友家中的資助下,他們如願去美國留學。

她在美國半工半讀,照樣往家裏寄錢。

剛剛工作不久的時候,又爲家中蓋了房子。

這時候父親提出了非分的要求,希望他爲弟弟在城裏買房子,她沒有答應。

他的父親就在她和男友回家探親的時候,親手砍死了他們。

最讓人可氣的是,她的父親在法庭上劇然毫不悔恨的說:這個女兒白養了。

                          (2)

還有這幾天被熱議的96年出生的洛洛,在杭州工作了三年。

下班後因爲心情不好,去錢塘江散步,卻不幸溺亡,因爲漲潮,失去了營救的機會。

公司人性化,因着洛洛工作努力,也體恤父母的悲痛,答應給6萬元賠償。

然而,不滿足的父母,三天後提出要41萬,原因是要給洛洛的弟弟買房。

公司爲了和解,找“和事佬”節目組,過程全部錄視頻公開。

真相浮出水面。生前的洛洛,不斷的被父母索取,一直企圖自殺。

洛洛曾經是個非常優秀的孩子,自學設計,帶着團隊,一點點做起,最後做到總設計師,是全公司工資最高,最有前途的人。

她的家人知道後,非常高興,一萬多的工資,簡直就是他們家的ATM機。

別人家的父母用孩子淘汰的手機,他們家洛洛用母親淘汰的手機。

看看視頻中那個打扮精緻的母親,詫異她爲什麼不會心疼女兒。

洛洛用自己的努力賺來的錢,想獲得父母一點點的愛,她想努力的證明父母對她還是有一點點愛的,這樣她就可以活下去了。

可悲的是,父母對她只是需要錢的關係,親情對她只有壓榨。

她把所有的壓抑還有和父母的聊天記錄截屏,發佈在社交平臺上,被公司的張總無意中看到,每一條都讓人觸目驚心,讓人咬牙切齒,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父母,能逼死24歲的女孩子。

也許,對她而言,死是解脫,是快樂。活着太過痛苦。

即使她被逼死,她的父母依然不放過,不放過她的男友,向他要精神賠償費,她的男友只有1萬2千元,他們拿走1萬。

                            (3)

有城市女孩說,我有幸是獨生子家庭,從小被父母當男孩養,得到了父母所有的愛,大學畢業以後,出國留學,結婚前父母買好房子,車子。而這要感謝計劃生育政策。

的確,這些女孩是幸運的,但這些父母內心曾有多少沒有兒子的不甘,但凡他們有兒子,他們會爲女兒傾其所有嗎?

在農村家庭裏,犧牲女孩來補償男孩,是常有的事。

家中有哥哥弟弟的女孩子,早早的就輟學在外打工賺錢,貼補家用,有的甚至只有小學畢業,哥哥弟弟卻可以讀大學。

哥哥,弟弟永遠缺錢花,上學,買房,結婚,他們就像一個無底洞,吞噬着這些女孩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