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2.3日今日立春//慶千秋·立春·春景·春意(一)

    題記:一元復始,萬物生機;東風喚春,蟄蟲欲語。寒梅雪凌,水暖消冰;三陽開泰,陽氣騰昇。語燕旋庭,土牛犁耕;四野鼎沸,春市已成。惠風暢饋,雀躍沉醉;炮竹爆鳴,慨賦新歲。稼穡酬勤,紅顏易逝;醒夢今朝,幾人知惜?今日立春,廿四節首;欣然感賦,䄊賀新途!

慶千秋·2021年立春感賦

      歲末春來,看迎春蕊綻,笑臉生姿。新枝着雨,初露料峭春儀。風邀紫燕,料今宵、新夢如期。渾未覺、年年此刻,歸心如箭飛馳。

      歎賞東風神異,染柳薰梅急,少有閒時。閒時又吹水浪,魚躍江堤。生機勃鬱,蕩蘭舟、鵝鴨鳴啼。相見樂、花開草發,立春節慶亭西。

詞牌簡介———

      慶千秋,調見《翰墨全書》。周密《天基聖節樂次》雲:“第十盞,笛獨吹高平調《慶千秋》。”

      雙調九十六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

    立春,爲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着溫暖、生長。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時爲立春。現行是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定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爲立春,於每年公曆2月3-5日交節。干支紀元,以寅月爲春正、立春爲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着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啓。在傳統觀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義。人們將有“雙立春”的農曆年視爲大吉年份。

      廿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在我國傳統農耕社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秦漢以前,南北各地風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歲首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歷廿四節氣的立春。立春歲首對於傳統農耕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佈新、迎春等慶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時段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着冬春季節的更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春標示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跡象。時至立春,在我國的北迴歸線(黃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帶,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春”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甦,還處於萬物閉藏的冬天。

      立春祭是古代的一個重要節俗。在主要的古老傳統節日,拜神祭祖慶典是做節的一大主題,任何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均具有濃厚的節日祭祀的色彩,並具有一套或簡單、或繁複的祭祀禮儀。立春祭是一項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立春祭活動內容包括祭春神(主管農事的春神句芒亦稱芒神)、太歲、土地等衆神,還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動。浙江地區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擡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太歲爲值歲之神,坐守當年,主管當年之休咎,因此民間也多祭之。從傳統的干支紀年規則上來講,立春之時就是新舊太歲進行交接之時。太歲神對應六十甲子,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拜太歲是我國民間一種化煞消災、祈福納吉的古老傳統習俗。

              2021.02.03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