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是一個人的繁華

中國勞動保障報

樸,是未加工的木頭;素,是沒染色的白絹。樸,是寂的開始,素,是在減法中不斷體悟明亮與歡喜。所謂樸素,就是一種樸拙、自然、原始、澄清的美。布衣、陋舍是樸;粗茶、淡飯亦是樸;山靜,心空,是素;夜深,心安,亦是素。一輪秋月,一襲素衣,志在守樸,養素全真。

歷來傳統的文人,都在有意無意間,追求着“樸素”的審美。白居易的廬山草堂,“木斫而已,不加丹;牆圬而已,不加白。砌階用石,冪窗用紙,竹簾紵幃,率稱是焉”,極盡簡樸。身處其中,更容易投入到深層的精神世界,而不被物質層面的世界所幹擾。

曾遇茶室,以雪月之色塗抹牆壁,以岸陰山之弱光籠罩窗戶。在此處喝茶聊天,不知不覺,時間過了大半。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色處看繁花,這或許就是審美的最高境界。一切日常煩亂,就留在樸素中一一洗滌淡去。

《莊子·天道》中說:“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實際上,也無需爭美。人世間的美,多半來自於一顆簡單、樸素的心。在這顆心裏,蘊藏着海闊天空、高山巍峨,也包含着繁花似錦,與世無爭。莊子講,“澹然無極,而衆美從之”,是養神之道,也是天地之道。樸素之淡,非寡淡,而是澹然、自然。追求最本真的自己,追求自己最心底的感受,看似風輕雲淡,實則包含萬千。不浮躁、不糾結,在看似樸素中,尋得內心最真實的繁華,淡然、寧靜、安定。

所謂樸素之心,一如初心。是當人生走過起起伏伏,回過頭去欣賞一段素帛、一方好木的心境,是有意識地去追求無意識的起點的過程,是迴歸尋找本真的路。

繁華之中,樸素之心尤爲可貴。因爲它是自然的,不加修飾的,本質的。“素履之往,獨行願也”,是即便獨行,也要堅守本真的心啊。

不論外在的物質世界如何變化,不論貧窮或者富有,都能因爲心中篤定的堅守,爲自己烹一杯茶、讀一本書,聽一陣風過,看一場雪落。

哪怕染盡人間煙火,也不爲俗塵所擾,哪怕看清世界的真相,也依然熱愛生活。

這是歷經滄桑後,內心仍然熱忱和篤定。這的拼盡全力後,內心依然平靜與淡然。

宛如清潭,澄清而舒緩,無需多言,只要停下心中的風,就夠平靜了。

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個人不管做事還是做人,最高境界無非像大自然一樣樸素——自然而然。

質樸無華、淡雅大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如山間野菊,淡雅素潔,如清澈山泉,潺潺流淌。

這種樸素,有來自自然之物所賦予的溫潤,因爲它並未突兀出生命的進程範疇,背後仍是踏踏實實天然的生長、成熟、枯萎與輪迴。

不張揚,不高調,只是靜靜地呈現事物最簡單的美好。有些好風景,不言不語,卻能慢慢滋潤心田。心懷樸素,自有芳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