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讀不來“黃金屋”和“顏如玉”,那讀書還有用嗎?

讀書讀不來“黃金屋”和“顏如玉”,那讀書還有用嗎?

這個問題,其實古代梁元帝兵敗被俘後也感慨過,他被團團包圍在江陵,眼看着自己要玩完,絕望之中,把皇家圖書館所有的書都一把火燒了,一邊拿劍砍柱子一邊說: “讀書萬卷,尤有今日!” 、“文武之道,今日盡矣!”

連皇帝都有這種困惑,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害人的雞湯,不知坑了多少人,大家都認爲書讀好了,錢和老婆都會有。

結果,我們書讀了十幾年,不但錢沒有賺到多少,全國還多出了3000多萬光棍。

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讀書同樣如此。

人只有會選書,會讀書,會愛書,才能讀出自己的人生。

毛澤東早年常說:讀書要爲天下奇,即讀奇書、創奇事。“創奇事”,當然就不能漫無邊際地閱讀,那樣反倒會稀釋思想和實踐之“劍”的力度。因此,讀好書,讀有益於人生思想境界和做事本領的“奇書”。

讀書不但要讀出別人的思想,更要建立自己的思想。

因爲,人類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

錢是保證你衣食住行跟社會地位的,思想才能讓你真正的活着。

讀書,要讀能提升思維能力的書,人一旦缺乏思維能力,遇到事情你根本不知道怎麼去解決。

所以說,思維真的很重要,要不你連最基礎的說話都不會。

讀書要能開闊視野的書。

人一輩子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但你可以通過閱讀來增長你的視野,你能看到你在生活中見識不到的事情。

而且你見識的越多,學習的越多,慢慢的你發現,自己已然變成了一個以前你想都不敢想的優秀的人。

讀書要持續閱讀非虛構類書籍。

很多人一想到看書,就是看小說,看文學作品這類虛構類書籍,這除了塑造我們的道德感和想象力,沒有任何實際的作用。

非虛構類書籍,指的是技術、管理、運營、廣告、會計、經濟、金融、政治等相關書籍,這些書籍有助於我們理解世界、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

就像學習自媒體,就要學習與展現量、點擊率、轉化率、如何引流等方面的書籍。

好書要反覆讀,每一次都會有新的發現和理解。

毛澤東晚年曾對人講,他將《資治通鑑》這部 300 多萬字的史書讀過“17遍”。

快過年了,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少羅嗦兩句吧!

反正,一個人不學習,就是和時代過不去,一個人不成長,就是個金錢過不去。

現在,學習能力不強的,被淘汰了一批又一批。

讀書也是一門技術活,真的想讀出“黃金屋”和“顏如玉”,真的好好研究研究該讀什麼書,能提升自己的思想和思維,纔是未來取勝的法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