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边界的笔记

今天阅读了一篇文章《成长从重建心理边界开始》,里面提到的很多观念及方法,深以为然。

摘录

如何修建心理边界?

一、打开认知窗口

明白心理边界内的事你能控制,你有权利,你应该负全责,而心里边界之外你没有控制权,要心存敬畏,懂得尊重。

二、保持觉察

心里边界其实是在讲三件事:

1、自我负责;

2、自己和他人及世界的关系;

3、明白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三、区分和确认自己的需求

有些在意识层面看不到的需求,被压抑到潜意识,是自己长期不被允许的部分。

心理边界的失守或侵犯,从根本上是人们采用了不恰当的应对行为来满足自己。

作者自身解决方案:博冰山日记。

四、从安全的关系开始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在边界中最难的是与母亲的关系,可和母亲的关系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关系。

五、找一个支持系统

可以是一个圈子,一个朋友,也可以是一个专业的成长顾问团。

支持系统的作用是提供心理支持和正向反馈,因为边界的修建真的很不容易,一定会遇到挫折和挑战,支持系统就起到了抱持的成长性环境。


联想

看完这篇文章深度认同心理边界的建立。

尤其是在自己的内在工程还没真正觉醒,自我认知还不够清晰,自我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我们很难建立自己的心理边界,从而在和人的交往互动中很难给到别人边界感,哪怕有时候并不接受对方的很多行为和理念,无论是不想惹事的息事宁人,还是维护自我外在形象,亦或是不够强大短期的蛰伏与依附等等,哪怕不接纳和不开心,最终选择了忍气吞声的默默承受,但负面情绪未被消解,要么被压进更深的潜意识,要么内化为自己的身体疾病,要么从另外的出口或途径宣泄到其他的人和事当中。

在我看来,大部分关系的隐患皆来自于心理边界的失守,所以文中给到修建心理边界的方法很是受用。

感受最深的便是支持系统的建立,现在回头来看当初自己发起的这个写作群,歪打正着的成了一个小型的支持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建立,通过融合了不同小伙伴们的思考,既能够帮助我们打开认知边界,保持自身觉察,从而让我们逐渐清晰和区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协助我们尝试建立安全且有质量的关系。

感恩每一个选择持续性学习和成长的小伙伴们~好开心呀好开心~~啦啦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