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面,輕易撩撥的痛

昨天,朋友發來信息,說在趕火車回來的路上,家人病危。

他說雖然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當那一刻真正來臨時,心裏還是很難受。

我還不知道他有沒有趕的上見老人家最後一面。我也到了很晚睡,心裏有點堵。

目睹一個熟悉的生命流逝,這是心裏最忘不卻的記憶,最後一面,也是和這個人最後的交流。

高二那年,外公在馬路邊遭遇車禍,車子攆過外公的頭和手臂,當場死亡。那會兒我寄宿在學校,一個月纔回去一次。外公去世的時候我馬上面臨期末考試。

這樣的考慮下,父母將這一消息做了隱瞞,我在教室裏爲了一道題絞盡腦汁時,外公已經只剩下了骨灰。

照例的一週打一次電話回家,聽到媽媽聲音啞了,問怎麼了?媽媽說沒什麼。但明顯帶着哽咽,我追問,媽媽沒控制住。說外公走了,已經火化了。電話掉了,人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第二天,便獨自一人,乘着車,去了外公家。跪在靈臺前哭了好久好久。沒有最後一面的記憶,只能看到骨灰盒上那個熟悉的照片。我不知道外公是否想起我,可我發瘋似的想他。那麼多孩子都在,唯獨缺了我,而我,尚在咫尺的距離。

至今,還沒有能徹底諒解那段記憶的空缺,沒有陪伴他最後一程,心裏是空的。

寫下這段文字時,那個輕易就能撩撥起的情緒,又讓自己淚流滿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