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驅型成長》——推動型父母和顧問型父母

      可憐天下父母心,身爲父母最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曾幾何時我們也是那個嫌棄父母嘮叨的孩子,可如今我們也成爲了那個嘮叨孩子的父母。在我們的眼裏,孩子是如此的幼小,我們企圖讓孩子在不必面對他自己無法預見的那些痛苦後果的前提下,還能取得人生的成功。可也正是這份妄念,將孩子的內驅力扼殺於萌芽。

那麼,我們需要停下來思考:什麼纔是孩子真正的需求?



001 推動型父母

      十對父母裏,基本九對都是推動型父母。在他們眼裏,十幾歲的孩子難不成還想要自己做主?操之過急了吧!我們總覺得父母可以看清全局,但孩子不能。只有嚴厲地管教孩子,使勁逼孩子一把,就能讓孩子衝上更高的層次。父母不自覺的唸叨、叮嚀和囑咐,不僅僅是因爲他們希望孩子能成功,更是因爲他們覺得這是爲人父母的責任。但是,這些揮之不去的唸叨不僅讓孩子厭煩,更爲可怕的是,會令孩子們無法從周圍的環境中得到如下信息:“這是你自己的事,這是你自己的生活,而你自己現在的付出,決定了你自己的將來。”

      父母肯定是要給孩子提供幫助的,但更要讓孩子明白:“沒有人可以強人所難,真正逼孩子做什麼”。越是試圖控制你的孩子,你就越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還會讓孩子不得不習慣於不斷被外部力量驅動——因爲他自己的內驅力要麼壓根沒有發展的機會,要麼早已經被外部的壓力抑制了。

002 顧問型父母

      我們作爲父母,有一種本能,那就是保護和領導我們的孩子,但這種本能常常伴有一種自以爲是:我們自認爲了解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是什麼。許多父母希望凡事都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並儘可能地保護自家孩子免受苦痛,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種思維方式上的重構。說句大實話:如果你想給孩子更多的控制感,你就不得不放棄一些自己的控制慾。你的職責可不是要包辦你孩子的問題,而是要幫他們學會怎麼掌控自己的生活。這種重構意味着,儘管我們應該爲自家孩子提供引導、支持、教育、幫助和約束,但我們以及孩子本人更要一直心中有數——孩子的生活,那是人家自己的。

      正如埃克哈特·託利(Eckhart Tolle)寫過:“藉由你,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但他們不屬於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