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故事之孟津之誓

武王姬发即位后,拜太公吕望为武师,以周公姬旦为辅,继续完成文王未竟的大业。九年,武王向东巡视,测看各方国部落对讨伐商纣的态度,以及检阅军队作战准备完成的程度。武王祭祀文王姬昌后,利用文王在诸侯中的崇高威信,表示自己要继承文王遗志,即位后的第二年,就载文王“灵牌”于车中,与太公吕望一起率军东下,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观兵于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有八百诸侯前来参加此次回盟。这既是一次外交盟会,又是一次军事大演习、大检阅。武王赢得如此众多的盟军,充分说明周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取得了对商的优势。

纣王对东夷连年作战,劳师远征,消耗了国内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加剧了人民大众的反抗和斗争态度,军队的损失伤亡也很大,并被陷在东夷不能撤回。同事商朝奴隶主贵族内部比干被杀,箕子被囚为奴,并且许多大臣逃跑或叛投西周,微子见势不妙也隐居起来。使纣王的专制暴虐陷于内部夹击,众叛亲离的境地。

武王自“观兵”西归后,为了进一步了解商朝情况,确定发动战争的有利时机,不断派出间谍到朝哥进行刺探收集多方面情报。当纣王更残酷地迫害反对他的贵族时,间谍回报说:“馋慝胜良。”武王认为时机不太成熟。后来又得到“贤者出走矣”的报告,还是认为时机不成熟。最后,得到“百姓不敢怨诽矣”的报告,武王这才确认纣王已众叛亲离,是讨伐纣王的时机,在“孟津之誓”以后不到两年(约为公元前1027年的12月),起兵袭击朝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