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曙光(抗疫日記第五天)

今天早上七點五十五到崗。

一到我們的小房子,社區那位男工作人員就和我說,他得趕緊去社區,因爲今天要組織全體居民做第四次核酸檢測。然後就急匆匆地走了。

他每天早上總是第一個到,把小房子打開,然後插上小太陽和電暖氣,這個電暖氣原本可以五面都熱,但是因爲每天開得時間太長,再加上可能是很久的老物件,已經壞了兩個面。但是周圍的面所散發出來的熱量還是足夠取暖之用。今天有領導來,還特意給我們的取暖器重新放置了兩個位置,以便於取暖效果更好,但是後來因爲距離近,太熱,又讓我們換了地方。

這一個上午,給我倆忙活的嗓子差點兒冒了煙,整個一上午,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可能就是:

“您好,請出示一下出入證”;

“好,您拿好,回去別忘了補全左側的個人信息”;

“您昨天已經出去過了,今天不能再出去了,規定是三天一次,您明天可以出去”。

今天被馨予稱爲是“羣衆投食”的一上午,羣衆的橘子還特別甜。雖說本應該“不拿羣衆一針一線”,但是羣衆太熱情,不拿就生疏了哈哈。後來,還有tuan市wei送來的免洗洗手液,一看產地,還是吉林,果然,東北兄弟不分家。

今天送給我們東西的不是大爺,是一家三口。因爲大爺的瓜子我們沒要,但是感謝了大爺。

今天收到的是橘子,應該是男主人的單位發了很多年貨,好幾箱,然後在我們卡口進行工作單位證明的核驗。這個時候,女主人對孩子說,快給阿姨們拿幾個橘子,然後那個孩子,抓了三個橘子硬是在我們一陣推脫的情況下放了進來,後來那個男主人放好了工作證明,又拿了十幾個橘子放了進來,那個孩子臨走的時候,還說了阿姨再見。雖然不情願被叫做阿姨吧,但是也習慣了,我們的年紀也確實是隔了一輩人。但是這一家人讓我們很感動,這幾天,也有一些孩子,在卡口經過的時候會揮手和我們打招呼,有的是自發的,還有的是家長讓的,但是讓我感觸很深的就是,家風真的很重要。

所謂“家風”,原本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也就是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但是我認爲,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家風可能就是孩子受到父母的好習慣,好作風而耳濡目染受到的薰陶。再或者是向上延伸到祖父母那一代人的好習慣。也因此,我們一定要養成一個終身學習的好習慣。因爲你的一言一行,很可能會給你的後代以啓迪,也可能將後代的思想引入歧途。

父母有好的素質,那麼子女通常不會差。

中午十一點的時候,早上的那位社區男工作人員來替我們一會兒,使得我倆在替班的這個空檔趕緊去社區做核酸檢測。早上八點多,一輛公交車停在北門,滿載醫護人員,他們下車的時候,反倒給人一種希望。我拿起手機,隨手隔着右邊的窗戶抓拍了一張。做完這次,如果大家都沒什麼事,就會解封了,這一次的疫情,終於要畫上了句號。

因爲疫情,讓我更加理解了什麼叫“人類命運共同體”,只要大家都好,我國才能好,因爲對外開放的大門始終敞開,除非國外疫情控制住,否則,還會持續,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盡頭。在疫情背景下,小到每個人,都不是看客,都是實實在在的參與者,誰也沒曾料想這一個小小的小到看不見的病毒會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唯有加強自我防護,時刻保有危機意識才能真的看見最後的曙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