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管仲相齊 聽史記故事,學大語文

小朋友們好!上一節我們講到管仲主張順民心,從民欲。

管仲相齊的第三個治國思想,是選賢任能。

要想把國家治理好,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人才可以治理國家、發展生產、創造未來。“一年樹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仲提出了“三選”制度。

他認爲,一是要把對人才的培養作爲長遠的目標,統籌安排。

二是重視人才的規範標準。

一要有“德”。

君主的“德”,就是要以國家社稷爲重,行仁義之政。

百姓的“德”,就是要樹立“仁義”的道德規範。

“仁”,的標準,是“非其所欲,勿施於人”。意思是,別人不想要的,不要強加給他。

“義”就是對親屬孝悌慈惠,對君主恭敬忠信,對外公正有禮,對自己靜心剋制。

二要有“才”。

作爲有賢德的人才,要能夠不固守古法,順應時勢,勇於創新。

管仲相齊的第四個治國思想,是法德並用。

法德二者可以互補,有着不同的社會作用。

法是行爲的規範,是行政施令的法寶,必須採用強制性手段。“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與法者民也(《任法》)。”還提出了法律先行、法律公開、法律對等、執法以“公”、執法從嚴等,來保證司法工作正常而有效地推行。

德是統一思想,維持社會穩定的根本保證。化其惡,養其德。使百姓能把相關法規內化成行爲習慣,使行爲端正,正氣上升,來保證國家穩定。

管仲相齊的第五個治國思想,是政府必須控制貨幣和糧價。

政府控制住貨幣,才能指導整個市場的運行。

因爲糧食是生活的必需品,基本的消費品,糧食不能完全作爲商品,所以糧價必須要穩定。

早在兩千多年前,管仲就能提出了這樣有政府幹預的市場經濟形式,奠定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模式,在以後的幾千年中,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基本上都是按照這個模式來展開的。

在管仲的幫助下,齊國在經濟上越來越強盛,國力也越來越強大。齊桓公是如何成爲霸主的呢?下一節我再給大家講。

最後,給你猜一個小謎語,

白白圓果真稀奇,

也沒核來也沒皮。

白沙灘上打個滾,

清水池中來沐浴。 (打一食物)

你知道是什麼嗎?

每天讀點史記,日積月累,博古通今。小朋友們,再見!

謎底下期揭曉。

(上期答案:海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