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舊事,走戚與訪友(34)

走親戚與訪朋友是不能聯繫在一起的。親戚與朋友的最大區別,就在於一個是血緣關係與一個是朋友關係。再說,走親戚是約定俗成的,而訪友則是隨心所欲的。也就是說,走親戚是親情的延續,而訪朋友則是友誼的加深。所以。親情和友情本來就是倆碼事兒。

現在的互聯網時代,儘管有親情逐漸淡化而友情看似有所加深的趨勢,然而,每到關鍵時刻,親情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因爲那是血親。

走親戚,大都都是姻親之間的互相走動。一年之中,親戚之間,除了春天廟會和中秋節時互相走動一下之外,其餘親戚間的走動都是爲感恩而爲之,或者稱之爲感恩之旅。

從成人後的第一次走親戚開始(跟着父母走親戚是不算數的),就是在成婚後第一年的春節前去給岳父母送禮,而且這個第一次還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準備好半扇豬肉(僅指中原地區漢族習俗),綁着紅絲綢完整的兩根蓮藕,還有大蔥,粉條和酒之類的東西,至於說這些禮品的寓意,你懂的。如果父母還健在,作爲岀嫁的女兒就會一直的這樣走下去,只是所帶禮物不如新婚第一次豐富罷了,一般都是在大年初二這一天。如果有一天父母都不在了,作爲女兒。每年都是在春節的初三初四的某一天,帶上煮熟的“刀頭(一快帶骨的肥瘦搭配的豬肉)”,燒紙,饅頭等,由孃家人陪同去爲自己的父母上墳祭奠。當然,由於母親年邁或者是過世了,其子女也會代母盡孝,到了每年的這個時候,也會來到外公外婆的墳頭上香燃紙,以示紀念。

除了春節以外,每逢父母的祭日,還有農曆的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作爲出嫁了的女兒,都是要爲自己的父母上墳的。至於說其他親戚之間的平常互相走動,大多都是例行公事,大都不存在感恩色彩的,除非有特別的利用價值。

朋友之間的互相走動,大多都是因人們之間曾經或是同學,或是戰友,或是同事,或是生意夥伴,或是酒肉朋友,只是覺得性趣相投,或者是互爲摯友罷了。當然朋友之間,有真情實意之誼,也有人走茶涼之嫌,成虛情假意之分的。

總之,人生在世,無論是走親戚,或者是訪朋友,都是人生過程中的一種點綴而已。該珍惜時且珍惜。該放手時且放手。但請記住,親情是永恆的,友情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之上的。無論是親戚或者是朋友,如果其中夾帶了些許相互利用的虛僞,註定都不會是長久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