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肉過年

買肉過年

埋下一顆種子

歷經春夏秋冬

就長成了年

擠滿街的人羣

與案板上新宰的豬肉

對視着

選擇屬於自己的收成


買肉過年,是個很幸福的回憶。離年還有十幾天的集市,肉攤早早就成了主角,成了人流最多的地方。

其實,小時候過年的肉是不用買的。那時生產隊都有養豬場,都會在春上購入豬仔,由隊裏的飼養員養上多半年,到年根兒已是瞟肥體胖。隊裏便支起大鍋,燒開水,膽大心細的社員動手殺豬燙毛。小半晌時間,歡蹦亂跳的豬就變成鮮嫩的肉。

圍着鍋臺看的孩子們都很興奮,擠着笑着,討好着主刀的人。主刀的人會把豬尿泡送給他認爲最得意的一個孩子。拿到手後,口個小夥伴輪流着用力去吹,直到尿泡變成汽球,歡天喜地去玩了。

豬肉被切成條塊,每戶按人頭分上幾塊。拿回家,燒開鍋,不一會兒,肉香便飄滿大街小巷。煮好的肉,孩子們是可以嘗一口的,卻不讓敞開喫,還得醃喫來,來年慢慢喫。

生活慢慢變好,分肉成爲歷史,買肉成了準備年貨的一件大事。肉市早早開張,大人帶着孩子在肉攤前轉來轉去,討價還價,挑肥揀瘦,每家都會買上一大塊回去。煮熟的肉,可以盡着勁喫。醃好的肉,也是可以隨時拿出來喫的。放學後從鍋裏拿個熱饅頭,切開夾上片醃肉,一喫滿嘴流油。孩子們喫得開心,大人們看着高興。

日子越過越好,買肉成了日常生活,過年的肉味越來越淡。愛喫的,天天買也不嫌。不大愛喫的,隔三差五也會買一些。而對肉的挑選,由肥肉優先,到瘦肉優先,發展到五花肉優先。價格也從肉膘貴到後臀貴,再到中肋貴。

有人喜歡喫肉,有人喜歡喫豬的其它部位,豬內臟、豬下水、豬頭、豬蹄,也都成了搶手貨。關於豬蹄,在《三街豬腳》一文曾有記載。而關於豬頭,則有話要說。豬頭上豬耳、豬舌,色美味香,很多人愛喫,價格自然有些高。豬臉、豬拱有些肥膩,有人不喜歡,就便宜些。

這兩年,豬肉價格飛漲。愛喫肉的人,買起來有點心疼,但美味吸引着,多少還是要買的。還好,肉價到頂後,慢慢回落。再加上人們錢包鼓了許多,買肉喫肉便不在話下。

又到年了,過年的肉買得咋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