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听史记故事,学大语文

小朋友们好!上一节我们讲到,齐桓公称霸中原之后,各路诸侯都归服他,按时向齐国交纳贡品。

齐桓公又率兵马,帮助燕国和卫国驱逐了入侵的山戎和北狄,并帮助卫国修复了破败的城墙。

凭借这些义举,他得到了中原各路诸侯的赞许和拥戴,威望进一步提高。只有南方的楚国不服,还想与齐国比个高低。

楚国与中原向来并无来往。楚国人在南方开垦土地,发展生产,吞并弱小部落,逐步强盛了起来,后来楚国首领竟公然藐视周王室,自称“楚王”。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会同宋、鲁、卫、郑、陈、曹、许等七国军队,联合讨伐楚国。

楚成王闻讯,立即调集了大批人马准备抵抗,并派使者屈完去责问齐桓公:“楚国在南方,齐国在北方,两国素无来往,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你为什么要来侵犯我们呢?”

管仲反驳道:“虽然我们两国相距遥远,但我们都是周朝天子所封的诸侯。当初周武王分封时,曾授权给姜太公,如果天下诸侯有不服从天子的,齐国有权征讨。你们楚国为什么多年没向天子进贡?曾经周昭王来到你们楚地,途径汉水时落水而亡,南巡不返,这是怎么回事?”

屈完说:“这几年我们没有向天子进贡,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恢复进贡。周昭王当年是怎么落入汉水的,那只有去问问汉水才能得知了。”

使者走后,齐桓公不解地问管仲,楚国自称为王,为什么不问楚国这个罪?

管仲回答说,楚国自称为王是谋反的大罪,咱们要是问出口,不管他承认还是不承认,都得打起来。

周昭王南巡不返一事,早已经无可查证。现在楚国愿意向咱们低头,承担小的罪名,还保证以后按时向周天子进贡,就是我们的成功了,何必真的打起来造成损失呢?

这是管仲的外交智慧。

齐桓公不太相信楚国会这么轻易服输,便和众诸侯们连夜拔营,向楚国进军。楚成王不解其意,又派使者屈完前去探问。

见楚国派来了屈完,齐桓公为了显示军事实力,请屈完一起乘车检阅中原的联军,果然是威武雄壮,兵精粮足。

齐桓公趾高气扬地对屈完说:“你看我们有这样兵强马壮的军队,怎能不打胜仗?”

屈完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君侯扶助天子,济困扶弱,以德服人,我们当然佩服您。但如果您以势压人,用武力进攻,我楚国虽不是很强盛,但我们用方城作城墙,用汉水作壕沟,咱们可以打一打,你们兵马再多,也未必能攻得进去。”

齐桓公听屈完的回答挺强硬,估量着打败楚国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既然楚国已认错,答应恢复进贡,也就算是在面子上服了软,该收场时就收场,就退兵了。

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中原各国诸侯订立了盟约,各国就班师回国了。

齐桓公是怎样彰显他的大国之风的呢?下一节我再给大家讲。

最后,给你猜一个小谜语,


一匹马儿三条腿,

日夜奔走不怕累。

马蹄嗒嗒提醒你,

珍惜时间别浪费。 (打一日常用品)


你知道是什么吗?

每天读点史记,日积月累,博古通今。小朋友们,再见!


谜底下期揭晓。

(上期答案:裤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