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煮面条的村上氏

我觉得写生活最真实的,一定是村上春树了。无论是《挪威的森林》还是《世界的尽头冷酷的仙境》,主人公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描写那么写实,以至于那个寂寞潦倒的男人在厨房里煮面条身影就在眼前。扭头看看自己的厨房,似乎他刚刚离开。
尽管故事里的男人生活在日本,但是跟国内大城市里苦苦挣扎的如同一人没有区别,人性是相同的。
第一开始看到这些内容,觉得好无聊啊。听着爵士乐煮面条有什么可以写的呢?琐碎的家庭事务在整篇故事中作用何在?而且几乎各个故事里都会出现主人公煮面条的片段。尽管知道日本人喜欢吃面条,但是那是拉面啊,而男主角一直在煮意大利面,过程详细的像菜谱。
一个很正经的小说,长久以来,主人公必然是了不起的硬汉,甚至性格上的缺陷都不被允许出现。失业,妻子离家,或者出轨,这些都不应该也不允许被描写。
可是这不正是真正的生活。于是要么就被理想化或者神化或者笑话。
我们的日常哪个不是被日常吃饭,家庭矛盾所困扰。甚至因为做饭能引起一场血雨腥风。
但是我们不愿意写这些琐碎内容,因为言之无物。但是看了村上的小说,你会有什么感觉的?就我来说,大都市里在底层被生活所迫,被寂寞包裹是第一感觉。但是感觉从何而来?不知道。
冥冥中有鲜明的感觉,可是到底是主人公纠结是否选择绿子还是怎样从独角兽中逃离并看不出那种感觉。思来想去,恰恰是听着爵士乐,抱着一切无所谓态度煮面条的一举一动,无不透露着寂寞,孤独。
我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恐怕大家爱你感觉不出来吧。有的自我感觉良好,有的垂头丧气,可是感觉好像从心底层层障碍缝隙中弥漫出来,虚无缥缈,明明就在眼前到怎么也抓不到。
找到这样的感觉正确表达出来很难,所以很容易写成了流水账。似乎只有家国情怀,悲欢离合才是能够值得大书特书的,甚至如何用文字设下狡猾的文字把戏,试图吸引住人们的目光。这就容易变得假大空,变成了自己看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效果。毕竟太阳底下无新事。
我们的生活实质就在日常的一瓢饮一碗饭中,在家长里短中。怎样准确挖掘出来,我觉得还没有比村上更精明的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