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是一张白纸

这个标题不是要抒情,而是想说路径依赖

什么是路径依赖?简单说,他就像一种“惯性”,一旦发生,后面的所有动作都会沿着初始的形式延续下去。就像火车铁轨的宽度,为什么不是更宽或者更窄呢?因为火车发明的时候,马车的宽度就是这么宽,然后一直沿用至今。

解释完路径依赖,再说一个概念——黑天鹅

这个词并不陌生,过去的文章里关于黑天鹅也聊了很多,这里主要想稍微延伸一点。没仔细琢磨过这个词的人,会理解为不确定性的事件,因为媒体总会拿这个词来描述那些极端事件。

但这个词涵盖的内容还要更丰富一些,来看一段话:

没有一只黑天鹅是黑的,因为我已经看了4000只天鹅,没看到一只是黑的。

这句话会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感受到当下的结论是基于过去的观察,但它却是错的,无论之前我们如何深信不疑。

我们习惯用观察、总结的方式来总结经验指导生活,这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观察、总结会有局限,这种局限会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黑天鹅还表达了一种理性的颠覆。看了4000只白天鹅,但也没办法改变一只黑天鹅带来的颠覆,没有人会再怀疑这样的事实。而如果把这种颠覆放到人身上又会不一样。

一个一辈子做好事的人,做了一件坏事,我们会怎么看这个人?很多人会选择宽容,并不会去否定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说这是我们的教育决定的,其实不是,这是理性之外的东西,可以称之为情绪。

情绪的好处在于它能让我们更好的活着。因为人不是机器,不能完全理性的对待我们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选择宽容其实是跟自我和解,因为人需要信念,有信念精神才不会分裂,不分裂才能分辨和处理理性和情绪上的问题。

情绪的坏处在于它会让我们忽视了理性,而不是去分辨和处理。比如抽烟,我们知道抽烟的致癌率是极高的,但面对这样的高概率事件,很多人都会选择忽视,并相信自己会属于那种抽了一辈子烟,身体仍然很好的那群人。

开篇讲路径依赖,其实是想说,情绪让我们合理化今天是过去的延续,而黑天鹅则证实不是那样。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冲突,是因为情绪为了更好的“活着”而不去分辨什么是理性、什么是情绪。

其实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每天都看成一张白纸,过去发生的、总结的经验仅限于过去,它对于明天并没有绝对的意义。如果非要拿它来指导人生,甚至想放之四海而皆准,那就要小心,是不是陷入了情绪化中。

引用索罗斯的话来讲:“自己容易犯错,却仍拥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缺点,其他人却自视甚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