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 (大学译丛)》摘抄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位置 706
在你口含一词欲说之时,你必须知道,语言并非如一般工具那样,如果其效用不好,你便可以弃之如敝屣。相反,你被它锁定在一条思维之 “路 ”上。这条路来自远古,伸向未来,远不在你的驾驭之内。——汉斯-格奥尔格 · 加达默尔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位置 731
“交流 ”是现代人诸多渴望的记录簿。这个词呼唤的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里,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根本不存在,人人敞开心扉,说话无拘无束。我们对不在场东西的渴望最为迫切;我们渴望交流,这说明我们痛感社会关系的萧条荒芜。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一、“交流”的历史性 - 位置 772
我们每一个人都把字宙分为两半。几乎每一个人的兴趣都附着在这两半之一上。只不过,不同的人把这个分界线划在不同的地方。但尽管如此,我们大家给这两半各自的命名却是一样的,都叫“我”和“非我”。我这样说的时候,言下之意立刻就清楚明白了。在上帝创造的万物之中,每个人的心灵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可以称为“我”或“我的”东西——可能是一个道德谜团,然而这是一个根本的心理事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地方去分割宇宙。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一、“交流”的历史性
威廉 · 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说得很好:
我们每一个人都把字宙分为两半。几乎每一个人的兴趣都附着在这两半之一上。只不过,不同的人把这个分界线划在不同的地方。但尽管如此,我们大家给这两半各自的命名却是一样的,都叫“我”和“非我”。我这样说的时候,言下之意立刻就清楚明白了。在上帝创造的万物之中,每个人的心灵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可以称为“我”或“我的”东西——可能是一个道德谜团,然而这是一个根本的心理事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地方去分割宇宙。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一、“交流”的历史性 - 位置 780
你我之间也没有什么“无线”联系,所以我不能将我对这个世界的直接经验发射给你。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一、“交流”的历史性 - 位置 797
“交流”具有的这一二元属性——既是桥梁又是沟壑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一、“交流”的历史性 - 位置 816
交流是一种补偿性的理想,其力量源于它与交流失败和交流故障之间的对照和反差。交流失败固然令人羞愧,但它正是推动交流观念形成的第一力量。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二、“交流”的多义性 - 位置 849
“Communication”还有连接( connection )或链接( linkage )的意思。Communication的第二个主要的意思是指迁移、传输或发射。Communication的第三个主要意思是 “交换 ”,即一个涉及两次迁移的过程。Communication还可以在更加收敛的意义上作为一个高度概括的词,用来指涉各种各样的符号互动( interaction)[23],这是它具有的第四个意思。communication 也含有和“逻各斯”类似的广泛意义。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 - 位置 965
这两个敌人也就是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两种经典的焦虑:前者认为外部信息难以企及个体内心,后者则认为大众容易上当受骗(这些关切恰恰折射出唯我论 / 传心术的二元区分)。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 - 位置 968
人类交流中许多问题根源于对语言的象征功能和情感功能的混淆。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 - 位置 1003
如果意义不是蕴藏在语词里,而是在传播者脑子里或是在对客体的指称里,那么,任何东西都无法确保意义能跨越两个心灵而实现成功迁移。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 - 位置 1009
交流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宣传分析是随着社会和政治现代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对“交流不可能”的认识,正是现代主义文学和美学思潮的核心。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 - 位置 1051
与人共同存在( being )对我们的生存( existence )而言是基本的。我们要成为人,就必须是语言的和社会的。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 - 位置 1112
杜威认为,一个时代最突出的异化特征,莫过于参与性互动的缺失或扭曲。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 - 位置 1119
总而言之, 20世纪 20年代,总共有五种显而易见但互相缠绕的传播视野:交流是对公共舆论的管理;交流是对语义之雾的消除;交流是从自我城堡中进行的徒劳的突围;交流是对他者特性的揭示;交流是对行动的协调。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 - 位置 1153
如果将交流当作自我(或自我的思想)在他人身上的复制,那么它就理应崩溃,因为这样去理解交流,实质上是对人的独特性的大屠杀( pogrom )。

序论:交流之难题 > 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 - 位置 1165
语言对我们的意图有抗拒性,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不是我们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们;不过,语言又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可靠的劝说手段。不错,语言是一个黑箱,里面承载的内容,未必如我(能言说的自我)所想的那样,然而,大多数时候它还是能够协调我们的行动。

序论:交流之难题 > 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 - 位置 1174
20 世纪 20 年代的传播思想有个主要特征,那就是不区分面对面的交流和大众传播。“大众媒介”( mass media )是一个当时新造的字眼,它构成了一道模糊的地平线。

序论:交流之难题 > 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 - 位置 1245
如果更加切实些地表达的话,信息传播( communication )是一个能将自然科学( DNA 为其伟大的密码)、人文科学(“语言即是交流”)和社会科学(传播是基本的社会过程,施拉姆如是说)结为一体的观念。

序论:交流之难题 > 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 - 位置 1270
罗杰斯认为,良好交流具有的一个主要好处是,它给交谈者以勇气摆脱自己过于情绪化的个人观点,转而重申交流另一方的观点。这正是穆勒在《论自由》( 1859 )中提出的人们在公众讨论中应该支持的原则,也是此后在各种传播研讨会上被反复提出的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序论:交流之难题 > 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 - 位置 1280
到 20 世纪 50 年代,“孤独的个体”(交流不可能)和“受操纵的大众”(交流太强大)这两个幽灵,在传播学文本中又卷土重来,逼视和对抗着二战后的繁荣局面,以及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代表——电视。

序论:交流之难题 > 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 - 位置 1292
在 20 世纪 50 年代,人们在思考媒介化世界里的许多人的状况时,确实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观点:所谓“民主的公众( public )”可能只是“乌合之众”( crowd );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窒息了公共参与,以及大众社会理论指出的 5 个“A”现象,即异化( alienation )、失范( anomie )、匿名( annonimity )、冷漠( apathy )和原子化( atomization )。

序论:交流之难题 > 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 - 位置 1308
默顿将交流看成是涂尔干式的社会黏合剂;阿伦特认为,它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联合的政治潜力;列维纳斯则认为,它是对他人自主权的尊重,这一尊重使工具意义上的交流几乎不可能。

序论:交流之难题 > 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 - 位置 1310
二战后“communication”观念发酵的岁月里,两种话语占据了主导地位:一是信息论的技术话语,一是作为“治疗与疾病”的治疗性话语。

序论:交流之难题 > 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 - 位置 1347
但是,为什么别人不像我这样使用语词?为什么他们不像我这样看待世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是仅通过调节讯息的发射和接收就能解决的,而是要对我们的“集体存在”( collective being )进行总体上的重装调配,这是一个在世上如何为彼此留下生存空间的问题。

序论:交流之难题 > 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 - 位置 1360
在人际交流中,固执地希望交流双方达到互相模仿的境界,可能会走向霸道。在这一点上,爱默生和詹姆斯说到了点子上。他们认为,我们应该承认,与我们分享这个世界的一切生灵都具有美妙的他者特性,而不必悲叹我们无力去发掘它们的内心世界。

序论:交流之难题 > - 位置 1491
[41] “刻板印象 ”或 “固定的成见 ”( stereotype),最初专指印刷铅版。1922年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将它作为一个学术术语进入到传播学领域。李普曼认为在舆论形成过程中 “刻板印象 ”发挥决定作用。它就像浇铸的铅版一样牢固,并且难以改变。“一旦我们牢固地产生了这种成见,就很难摆脱它。”——译

序论:交流之难题 > - 位置 1516
[49] 现代主义,通常用来表示欧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被公认为具有独特观点、感受、形式和风格的文学艺术作品,现代主义也被描述为一场文学艺术运动,是现代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和派别的总称,包括19 世纪末叶以至今天仍在演变的欧美资产阶级各国的众多思潮及派别,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存在主义等等。——译者

序论:交流之难题 > - 位置 1525
[52]《存在与时间》,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存在主义源出于现象学的象征性著作。该书的目的在于追寻 “在 ”的意义,并由此建立所谓 “有 ”的基本本体论。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上唯一的本体的形式是人的存在, “我的存在 ”是本体论的 “存在 ”;只有在极度的苦闷中,才能意识到存在的本身;存在的本质是虚无,人生下来就处于 “烦、畏、死、绝对毁灭之中 ”,人找不到存在的理由,无缘无故被抛到世界上来;人的存在本身是冒险。——译者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位置 1663
我们的文化中,许多成分并非一定是两两相对,也并非一定是互惠或互动的。对话仅仅是多种交流脚本中的一种。我们悲叹对话已死,呼吁让对话重新焕发活力,这都忽
视了非互动的行为以及文化中固有的美好属性。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一、《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 位置 1721
苏格拉底清楚明白地阐明了隐藏在 20 世纪人们对交流怀有的担心中那些未能明示的东西:对无法触碰的他者具有的一种强烈渴望。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一、《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 位置 1734
口语交流几乎总是以单一事件的方式发生,而且其内容只在关注此事的人中间分享。与此相反,文字则容许各种奇怪的配对:远者影响近者,死人对话活人,许多人阅读本来只给少数人看的东西等等。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一、《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 位置 1801
这说明(用媒介)记录内容就意味着放弃对内容的隐私控制权,也就是放弃传播对象的明确性。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一、《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 位置 1871
他说,恋人中一方看到另一方时候,就会感觉自己仿佛被淹没在爱河中,感到他浑身毛孔都开始长出羽毛——这羽毛原本就隐藏在其灵魂的原初圣状中,伺机而生。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一、《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 位置 1903
黑格尔和马克思确信,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由两人组成;一方是另一方通向更高知识的门径,是治疗对天堂的思乡之苦的一剂良药。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一、《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 位置 1925
这里产生了一个至今都困扰着我们的两难处境:在一个非个人化的、不忠贞的媒介中,交流一方如何找到确凿的迹象以确保另一方的忠诚和在场。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二、对观福音中的撒播 - 位置 2059
《斐德罗篇》中的观点是:要警惕,不要做撒播种子的蠢事,要避免乱交带来的危险;而与此对照,对观福音中的“播种者寓言”则赞扬撒播是一种公平公正的交流形式,它将意义的收获交给接受者的意愿和能力;由传者首先画出的传播轨迹,必须由受者去完成。撒得很多,收得很少,种子不萌芽未必是什么值得哀叹的事情。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二、对观福音中的撒播 - 位置 2173
公正不是指给每个人一样的待遇,而是给每个人他应该得到的待遇。同样,爱不只是指个人化和具体化的关爱,而且还要求这种爱是永久稳定和忠诚的,爱是“表情永远固定的面具”。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二、对观福音中的撒播 - 位置 2181
传播理论的座右铭应该是:和自我对话,与他者撒播。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二、对观福音中的撒播 - 位置 2210
一切礼物馈赠都附加了条件,但是对这个事实的承认却是被禁止的。不承认这个事实,使人能够将关系网中的欠债和还债往后推。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二、对观福音中的撒播 - 位置 2226
礼物馈赠既可以加速社会互动,也可以阻止社会互动(由于害怕随礼物而来的义务,人们可能会拒绝收礼)。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二、对观福音中的撒播 - 位置 2248
我们都由脆弱的材料做成。对观福音里的寓言劝导我们去拥抱这种脆弱,而不是逃离它。柏拉图的爱欲为 “美 ”所吸引;对观福音中的爱却是因 “需求 ”而驱动。有时候,如在 “善良的撒玛利亚人 ”( Good Samaritan)寓言里,爱甚至是受厌恶和污秽的驱动的,因为寓言中那个受伤垂死的人躺在路边,活像一具死尸。[72]在苏格拉底的想象中,吸引施爱者的是被爱者身上最永恒、最美妙的东西;而对观福音中的施爱者则如被施了魔咒一样地执著于被爱者身上最脆弱、最不完美的东西。这里的根本的问题是:典型的爱应该是两个平等的人之间身心具在的爱呢,抑或应该是存在于差异巨大的双方之间的跨越鸿沟的爱。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交流就应该被设想为一种朝着 “实现恋爱双方交融一体 ”方向作出的腾空一跃;如果是后者,那么,交流就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在我们和他者身上拾掇一些能找到的碎片,因陋就简的凑合。对观福音中所提及的人类个体——那些为痛苦和强制所困扰的个体——在古典时期的希腊人眼中,奇怪而陌生。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 二、对观福音中的撒播 - 位置 2266
爱是产生于对肉体的超越呢,还是产生于和肉体的接触?我们应该把交流看成是完美的接触呢,还是看成正因其不完美所以需要我们展现的耐心?交流的两种模式——对话和撒播——之间的对照,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宽恕人类的愚蠢。

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术 - 位置 2474
直到 19 世纪后半叶,“交流”才获得了新的意思,即两个灵魂之间的非物质性接触。

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术 - 位置 2488
语言和符号仅仅是我们内在生活的粗糙外在载体。语词最多也就是因约定俗成而存在;它们“指示”存在于人脑中的意义,也“指示”外在世界中的客体。我们在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将自己内心私密的东西托付给公共符号这样的“代理”( proxies )。其他人在与我们交流时,得到的也仅仅是这些“代理”,而不是我们在表达内心时具有的非常丰富的原意。因此,我们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要么在符号交通的十字路口处趔趄摔倒,要么是径直穿越它,因而这个十字路口总是充满着互撞和堵塞。

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术 > 一、“交流”观念的基督教根源 - 位置 2635
我们在说话时,让心里的思想通过听者的耳朵进入他心里,我们让我们心里的词语成为外在的声音,这就叫言语( speech)。然而,我们的思想不会在声音中消失,而是仍然保持完整;它采用了言语的形式,可是它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改变。同样道理,我们可以说:道( Divine Word)虽然变成了肉身——但它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样上帝就可以居住在我们之中。——奥古斯丁

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术 > 一、“交流”观念的基督教根源 - 位置 2673
在奥古斯丁看来,词语是同时指向外部现实与内部现实的标记,其关键作用是揭示内心世界,即思想和精神的世界。正如肉体是包裹人的外壳,语词也是包裹思想的外壳。

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术 > 二、洛克:“交流”之意义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 - 位置 2864
在历史上,“交流”一词主要指的是两个东西:传输的物理过程和形而上学的同体过程( consubstantiation )。

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术 > 二、洛克:“交流”之意义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 - 位置 2909
洛克将知识的基础建立在个体的感知上,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共享成为一个极大的困难。知识被视作是孤立隔绝的,其他人无法接触,仅局限于我们个人的感觉器官。“共同 ”(或公共)和 “私人 ”之间的区分,既是洛克财产思想的基础,也是他交流思想的基础。

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术 > 三、“心灵融合”交流观之社会影响:19世纪的催眠术和招魂术 - 位置 3491
总而言之,在现代的交流思想史上,曾出现过一长串的不同观念,它们均认为人类的交流可以不需要媒介,不需要额外解读。

第三章 一个更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凯儿 > 一、黑格尔的交流观:“承认” - 位置 4026
奥古斯丁认为,我们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我们在此世的经历,恰如影视剧背景中的群众演员,只要可能,我们便可以尽量忽视;黑格尔则与奥古斯丁不同,他认为我们不能将手段和目的分离。知识之路需要我们一一走过,脚踏实地去全部完成,试图走捷径就会导致我们丧失智慧。

第三章 一个更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凯儿 > 一、黑格尔的交流观:“承认” - 位置 4055
通过“主奴戏”比喻,黑格尔想表达的观点是:没有他者就没有自我。正如黑格尔所言,“只有在彼自我意识中,此自我意识才能够满意。”

第三章 一个更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凯儿 > 一、黑格尔的交流观:“承认” - 位置 4076
如果一个具备常识的人会诉求于他的感觉,或诉求于他内心的启示,那么他和不同意其意见的人就不会再有任何关系;对与他有不同认识和感觉的人,他只需说,他到此为止,不再表达任何意见,这就行了。但换句话说,他这么做,实际上是践踏了人性(Humanität)之根本,因为人性之本质是要努力和他人求得一致;实际上,人性的本质只存在于已经实现的意识共同体中。——博尔赫斯

第三章 一个更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凯儿 > 一、黑格尔的交流观:“承认” - 位置 4079
我的“私下的自我”对你是模糊的,但是我的“公开的自我”对我来说也是模糊的。“我即是他者。”

第三章 一个更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凯儿 > 一、黑格尔的交流观:“承认” - 位置 4096
黑格尔认为,交流不是一种思想的原状运输,而是我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目的在于让所有的人都能得到相互认可。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及与死者的对话 > 一、记录性媒介vs.传输性媒介 - 位置 4851
由于这些新媒介的扩散和记录功能,人的主体性讯息比过去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及与死者的对话 > 一、记录性媒介vs.传输性媒介 - 位置 4898
传输性媒介使我们能够横穿空间,而记录性媒介则使我们能够在时间中纵横穿越。从前对声音、形象和经验的死刑判决现在已经获得减刑。言语和行动可以超越人体之本源而幸存下来。总而言之,记录性媒介使亡灵以新的方式复活再生。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及与死者的对话 > 二、诠释学:一种与死者的交流方式 - 位置 5184
爱默生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对文化( culture )与自然( nature ) [82] 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一种敏感,文化给自然留下印记,自然也给文化留下印记。物质不只是泥土,它还能使我们觉察到上帝和他人的存在,能使自我从无休止的漫游中解放出来。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及与死者的对话 > 二、诠释学:一种与死者的交流方式 - 位置 5350
现代媒介有这样一个效果:即将人的主体性和记忆这些脆弱而缥缈的东西外在化,将其变成一种可以任意回放的永久形态。为了降低这种外在化转换的难度,我们付出的代价就是——将人变成媒体中的幽灵。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及与死者的对话 > 三、死信:无法发出的讯息 - 位置 5441
“死信处 ”处理的是交流中的物质性,而不是其据说存在的精神性。死信处是为失效的邮件准备的填埋场。存在着死信处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纪念碑,证明交流绝对逃避不了物质的载体,也证明交流根本就没有什么天使般的、纯粹的符号。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一、唯心主义:人与人之间的森严壁垒 - 位置 6090
布拉德利也具有一种类似实用主义者的敏锐性。他认为,交流总是涉及推断和解读。他虽然认为不同个体的意识是互相隔绝的,但是他并不认为个体就会因此而深陷于这种相互隔绝中不能自拔。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一、唯心主义:人与人之间的森严壁垒 - 位置 6135
“运输是物理的,交流是精神的。”——库利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一、唯心主义:人与人之间的森严壁垒 - 位置 6168
库利认为,个体的个性人格( personality)不在别处,而存在于 “我们各自通过面部表情和声音无意识地相互交流的内容 ”之中。个体发出的能指( signifiers)包括 “幽灵般的表达 ”,比如面部表情和声音的粒质( grain)等等。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二、是欺骗还是接触?詹姆斯论灵异研究 - 位置 6227
康德曾提出三个假设——自然法则、意志自由和灵魂不朽——并认为这三个法则的成立虽然无法证明,但都是理性的和道德的生活所必需的。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二、是欺骗还是接触?詹姆斯论灵异研究 - 位置 6232
康德同时认为人无法从自己的认知循环里跳出来。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三、伸出手去触摸人:电话的奇异之处 - 位置 6405
在早期的电话文化中,人们谋求的是一种可以不需要 “在场提示 ”( cues)的交往模式。[68]电话既可以构成感官的障碍(交流双方不可见),也可以是感知的延伸(作为助听器和扩音器)。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三、伸出手去触摸人:电话的奇异之处 - 位置 6535
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符号,它们语焉不详,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它们?我们犹豫不决,进退两难。一方面害怕染上偏执狂,认为 “一切都是信息 ”;另一方面,如果不认为 “一切都是信息 ”,我们就可能会漏掉上帝发给我们的启示。某个符号,它到底是我们的自我投射,还是他者的表达;是我们主观解读产生的结果,还是客观世界显现出来的规律,我们无法确定。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三、伸出手去触摸人:电话的奇异之处 - 位置 6553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文学理论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是意义的主人?意义产生于读者的创造、作者的意图、文本本身、解读者圈子、公认的经典原则,还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互动?或者说,谁都不能成为意义的主人,所有的意义都只能被 “租用 ”而不能被 “拥有 ”?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三、伸出手去触摸人:电话的奇异之处 - 位置 6577
无休无止的泣诉,偶尔夹杂些罕见的真相,如荒野中的呼唤——这就是许多现代传播的所遵循的公式,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四、广播:作为撒播vs.作为对话 - 位置 6763
广播公司很快就意识到这一点。为了弥补广播节目中的“不在场感”,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如在现场设置“伙伴听众”,增加和强化播音的交谈特征,以及让播音员使用个性化的语气等等。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四、广播:作为撒播vs.作为对话 - 位置 6815
广播听众具有鲜明的特征,他们是彼此间存在着共同联系的群体( consociate ),而不是简单相加的群体( congregate ),或者说,广播听众不是基于地域,而是基于想象的共同体。肯特里尔和奥尔波特的研究预示了后来“想象的共同体”。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四、广播:作为撒播vs.作为对话 - 位置 6878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四、广播:作为撒播vs.作为对话 - 位置 6916
阿多诺的受众观则更加细腻。他认为,广播的危险不在于它能够煽动乌合之众,而是在于它具有的个性化的能力,它能够将听众塞进毫无反思的安稳蚕茧中或虐待狂般的狂笑中。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四、广播:作为撒播vs.作为对话 - 位置 6978
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是建立在某种策略性的虚假期望基础之上的,尽管破除某些不切实际的虚假期望对我们而言是有益的,但只要这种破除不损害我们的动物性信仰,抱有某些虚假期望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如果非要确定阿多诺和默顿谁是谁非,也许我们得先回答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是更害怕被权力欺骗呢,还是更害怕被剥夺期望?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四、广播:作为撒播vs.作为对话 - 位置 6993
人们在谈论今天的因特网时,一方面总是对新“政治性身体”——即参与性民主——充满美好梦想;另一方面我们又到处可以听到对“新色情人体”( new bodies pornographic )——即儿童沦为色魔的猎物——的噩梦般的担忧。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四、广播:作为撒播vs.作为对话 - 位置 6997
如果说,在过去,交流的成功是一门“跨越鸿沟去触摸”的艺术,是为了克服中介性的身体去触摸另一个人的灵魂的话;那么到了电子媒介时代,同样作为一门艺术,交流的成功就变成了跨越中介性的灵魂去触摸另一个人的身体。媒介中的“身体”虽然不是所谓“机器中的幽灵”,却是现代传播媒介中的一个核心的两难。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 - 位置 7399
“交流”的威力在于它具有克服时空障碍,拓宽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能力,其动人之处( pathos )在于它能超越有限的血肉之躯。交流暗示着无需触摸就可实现联络。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 - 位置 7450
按照黑格尔的教导,承认他者不是一个简单的感知( perception)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如何建立人类秩序的问题。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 - 位置 7456
阿多诺巧妙地将政治问题和存在问题联系起来,他说:“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断言:‘黑人、野蛮人和日本人是看着像猴子的动物。’这种断言是发生大屠杀的根本原因……人类的‘情感投射’( pathic projection )机制决定了,那些掌权的人在看待他人时,不是从他人的独特方面来看待他人,而只是看到了自己形象的折射。”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 > 一、图灵测试与肉体/爱欲的不可超越性 - 位置 7607
“人对他者的渴望”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 > 一、图灵测试与肉体/爱欲的不可超越性 - 位置 7661
一句话所处的历史语境,决定了我们对其进行解读时的参照范围和共鸣强度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 > 二、动物及人类对非人生灵的共情 - 位置 7769
动物行为学的全部目的都是为了寻求一个跨界空间,使得人类在与动物的对话中,能够在后者身上找到人类所想象的自己的另外一半。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 > 三、人类与外星人的交流 - 位置 8037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竟然相信,世间所有的一切如此奇妙,但却并不是智能力量(如上帝)精心设计和传播的结果。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 > 三、人类与外星人的交流 - 位置 8049
我们不应该被那些试图与外星人交流的努力吓倒,而应该认识到,这种交流并无特殊之处;认识到我们和他者(包括地球上和外太空的一切生物)的会话都是通过符号进行的。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 > 三、人类与外星人的交流 - 位置 8079
皮尔士和詹姆斯并不赞成“人的内心生活( inner life )是心灵主义( mentalist )的虚构”这一观点,而是认为,人的内在性常常以他者的面目出现,而且人的内心生活的表现形式多样,分布在我们经验的各个领域;我们最好不要将我们的内心生活看成是由一个由“小矮人”(homunculus )操纵的控制台,而应将其看成是我们的一种行为,该行为与我们所做的其他一切是彼此连续而非隔离的;我们的内在和外在是同一个莫比乌斯带的两个侧面;我们尊重而不是贬低内心生活的丰富性,认为它是我们众多种复杂行为中的一种,它和我们的其他行为并无明显的差别。

结语 用手挤呀 > 一、交流注定充满沟壑 - 位置 8322
用对话的碎片思考和说话,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宿命。

结语 用手挤呀 > 一、交流注定充满沟壑 - 位置 8347
们往往不愿意承认,日常交流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沟壑”( gaps )的存在,虽然对于这种沟壑,大多数善于使用语言的人都能够进行巧妙的讨价还价。

结语 用手挤呀 > 一、交流注定充满沟壑 - 位置 8352
将会话视为“两个人通过轮流说话从而逐渐走向对彼此的充分理解”,这种对话观掩盖了两个深层的事实:一方面,无论有多少人参加,一切的话语( discourse )都必须要在前一发言和后一发言之间建立联系;另一方面,你的目标受话人也许永远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你的实际受话人。

结语 用手挤呀 > 二、接收者拥有的特权 - 位置 8356
无论“交流”是何意思,交流的中心不应该是自我,而应该是对方。

结语 用手挤呀 > 二、接收者拥有的特权- 位置 8366
詹姆斯指出,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可能都是建筑在对各种欺骗行为的战略性隐瞒的基础上的;或者说,是建筑在对被某些人视为欺骗行为的战略性隐瞒的基础上的。这些人认为“知识不过是对客观世界的精确拷贝”。但是,判断知识的标准不应该是看它是否精确拷贝了客观世界,而应看它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前行。

结语 用手挤呀 > 二、接收者拥有的特权 - 位置 8383
交流不是关于思想运输的社会物理学 [4] ,而是一个充满风险的领域,在其中任何人说话都必须为他从来就无法完美驾驭的东西负责——这个无法完美驾驭的东西,就是说话人的言行在听话人的心灵中产生的作用。

结语 用手挤呀 > 二、接收者拥有的特权- 位置 8387
交流的问题并非源于语言的捉摸不定,而是存在于自我和对方之间无法修补的分歧。交流的挑战不是如何做到忠实于我们的内心,而是坚持即使他人不能像我们看待自己那样来看我们,我们仍然能做到宽恕待人。

结语 用手挤呀 > 三、交流的阴暗面 - 位置 8403
交流是一种没有保证的冒险。凭借符号去建立联系的任何尝试,都是一场赌博,无论其发生的规模是大还是小。

结语 用手挤呀 > 三、交流的阴暗面 - 位置 8442
黑格尔和马克思、杜威和米德、阿多诺和哈贝马斯等思想家都认为,公正的( just )交流是健全社会的一个标志。我们应该少去操心符号是否会催生不同的意义,而更应该去操心是哪些因素让我们不能去关爱我们的邻居和那些与我们不同的存在物。

结语 用手挤呀 > 四、触觉与时间的不可化约性 - 位置 8464
如果我们认为交流是真实思想的结合,那就是低估了身体的神圣。虽然这个时代技术已经可以充分地模拟人体,但身体是否真正在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触觉是人类最古老的感官,也许是最难以伪造的感官。这就是说,在同等情况下,互相关心的人会尽量到场见面

结语 用手挤呀 > 四、触觉与时间的不可化约性 - 位置 8474
触摸和时间,这两个我们可以共享但不能够复制和再生的东西,是我们真诚的惟一保证。

结语 用手挤呀 > 四、触觉与时间的不可化约性 - 位置 8490
爱之悖论是,边界的具体性和要求的普遍性之间存在着矛盾。由于我们只能够和一些人而不是所有人共度时光,只能够接触一些人而不是所有人,因此,亲临而在场恐怕是我们能做到的最接近跨越人与人之间鸿沟的保证。在这一点上,我们直接面对的是我们的有限性,它既神圣又悲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