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小時,一千小時,還是二十小時?

今天在B站上看到一個視頻——TED演講:別不信,你只需要20個小時,就能學會任何事情!

說實話,我是因爲被這個題目吸引才點進去的。很明顯這是一個標題黨,20個小時可以學會任何事情,這對於一個愛學習的人來說,吸引力非同一般,更別說前面加上“TED演講”這幾個字了。

演講者是一個看上去很聰明的外國小夥子,先講述了自己結婚生孩子的經歷,這導致他沒有了自己的時間,可是他是一個愛學習的人,想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怎麼辦呢?於是就去研究怎麼能夠提高學習效率。結果發現大部分人的觀點都差不多,那就是:要掌握一項技能需要投入一萬小時,換算成年的話,大概需要5年時間。這是演講者不能接受的,因爲他沒有那麼多時間。但是演講者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繼續思考這個問題,因爲他覺得這個研究結果和自己的經驗不一致,我們學會的很多事情並沒有花一萬小時那麼多呀!答案是:1萬小時定律是針對專家的。也就是說,我們要在某一競爭激烈的特定領域成爲佼佼者,至少要花費1萬小時。但是,由於一本叫《異類》的書的出版和暢銷,一萬小時定律一夜之間家喻戶曉。於是,“一萬小時定律”在人們的轉述過程中發生了變化。

1. 在競爭激烈的領域,登頂需要1萬小時

2. 精通某件事,需要1萬小時

3. 想要擅長某事,需要花1萬小時

4. 學習一個新東西,需要花1萬小時

由此可見,真知識在傳播的過程中會發生扭曲和變形,我們在接受的時候需要擦亮眼睛,仔細甄別,以免被假知識矇蔽。

然後,演講者給出了自己的結論:要入門一項新技能,只需要20個小時。最後,演講者表演了自己通過20小時學會的一項新技能,是一種叫尤克里裏的樂器,演講者嫺熟的表演贏得了現場觀衆的陣陣掌聲,也將自己的演講帶到了高潮。

顯然,演講者是一個學習力很強的人,這樣的人僅僅通過20個小時的學習和練習,就能掌握一門新技能,這是有可能的。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還是過於樂觀了,或者說,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做到的:

1. 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

2. 對要學習的技能有強烈的興趣

1萬小時讓人絕望,20小時讓人羨慕,雖然知道自己做不到,但是既然有人能做到,那至少說明還是有可能的。

折中一下,1千小時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因爲大部分人學習能力沒有演講者那麼強,同時對自己要學習的技能也沒有那麼強烈的興趣,可能是因爲工作需要,或者只是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已。

也許,對大多數人來說,要花多少時間學會,只是一個僞命題,真正要搞清楚的問題可能是:我到底想學習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