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學習074] 想走出各種恐懼的中年婦女

【個案總體情況】

中年婦女,主訴是無法乘坐交通工具十多年,害怕社交,恐懼生病和死亡,希望擺脫原生家庭創傷。恐交通工具源自初中時一次搭摩托有驚無險的經歷,高中輟學,正常年齡結婚,初期關係好,數年後,認爲丈夫出軌,後因抑鬱斷續服藥和接受諮詢,後來雖然停藥,但是心理狀態一直不好,跟現任諮詢師做了十多次諮詢,來訪想要在上述場景中做到放鬆、不緊張,諮詢師想運用CBT進行干預,進展緩慢。

【諮詢理論/技術/方法】

諮詢師本來主要採取CBT逐級暴露、行爲實驗、對比和區分想法和真實行爲等方法對來訪者的交通工具恐懼進行干預,但進展緩慢,來訪比較多進入對家庭的抱怨,督導啓發諮詢師是不是來訪者不想這麼快,諮詢師也能感受到來訪者是比較依賴諮詢師,有做長程的意願,但是諮詢師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技術去支持來訪者,希望來訪者適應CBT技術。

督導啓發從更多視角去做探尋和理解,找到更合適來訪者的切入點和方法,比如:

從來訪者希望能解決對乘交通工具和社交的恐懼的動力入手,理解來訪者。來訪想坐公交車的動力是什麼?如果社交恐懼解決了,她想要見誰?想要做什麼?

進一步瞭解來訪者的原生家庭、早期經歷、原生家庭父母互動模式、跟男性家庭成員(兒子、爸爸和哥哥、丈夫)的關係、相關心理——來訪怕生二胎不能一碗水端平的心理?初中車禍的背景、父母的態度?

來訪者爲什麼在CBT技術干預下,難以找到信念?

【個案概念化】

1. 家庭動力取向的分析:

來訪者跟原生家庭處於未分化的狀態,在再生家庭中找的也是一個養育者而不是丈夫。

來訪者的原生家庭的一些情緒和潛意識存在代際傳遞、來訪者繼承了媽媽的委屈和怒氣; 來訪者回不到原生家庭但是複製了原生家庭的模式,也是一種家庭潛意識的傳遞,呆在熟悉的感受裏也是來訪者存在感的一個體現。

來訪者的原生家庭的三角化狀態:孩子涉入了父母關係、被媽媽抓住緩解自己的寂寞、現在的關係模式很像父母家庭的關係,來訪的狀態對丈夫來說有安全感,對原生家庭被圈回的感覺

角色功能分化,用症狀體現存在感。

2. 依戀的框架下理解:

跟媽媽存在不安全依戀,媽媽攻擊、拒絕,爸爸是離開、拋棄、無視、忽略,來訪者缺乏溫暖和抱持,存在分離焦慮,分離很難實現的情況下,就產生依賴。內心缺乏安全感,沒有力量向外,就會迴避和退縮、生命力損耗。來訪者作爲母親的功能不足,自己還在嬰兒的狀態。

3. 恐懼的功能:

這位來訪在CBT方法找信念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是因爲她內化了別人的“你是無能的、無價值的”,她找不到“我”,所以要找她自己的信念很困難,從來訪者的表達中,只有在恐懼裏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呆在這種症狀裏,有繼發性獲益。

【反思與收穫】

根據臨牀個案的核心衝突及來訪者的特質、節奏去匹配方法是最好的,當然,這裏也有方法與諮詢師人格特質和風格的匹配。諮詢師在從業初期面向不同來訪者和個案有多元的體驗的同時,對不同諮詢方法和視角保持開放,結合臨牀實踐進行逐步找到自己的主幹,並整合吸收其他的方法和視角,而不是固守着一種流派和方法去發力,可能更容易上路和發展。

【諮詢建議】

對於處在共生狀態下的來訪者,應該耐心、建立穩定關係,帶着她表達一些感受,放棄CBT。幫助來訪者先找到自我,先成爲妻子和母親。

(SHJH2020XGA0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