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時間

讀朱良志的《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第二章裏談到生命時間論。

中國傳統文化裏有一種獨特的時間觀——時間生命觀,它以重視生命爲其基本特點,將時間和生命聯繫在一起,時間被理解爲變易、流動的節律,以流動的時間去統領萬物,世界乃是生生不已的生命整體。這種生命時間觀,不是原始思維的時間觀,而是一種深遂的生命思考;時間在這裏不是一維延伸的過程,而是無往不復的展開;生命的流動中彰顯出生命的節律......

古往今來,人類對生命和時間價值的探索與追尋從未間斷過。卜辭的歲時記錄方式將一年分爲“禾季“和“麥季”,春秋戰國時期纔有春夏秋冬四時之說,當四時和五行完全相融於一體時,將空間的有形實在投入四季的生命循環中,又將時間運轉和一切存在物聯繫起來,它便是一種生命聯繫模式。四時是循環往復、不斷變化的,“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正如人類的生命,逝去的、新生的,一代又一代,在我們有限的認知裏無限延續下去。

中國哲學擅從天地自然中汲取生命之精神,萬物皆有靈,有詩爲證:“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

日落又日出,月滿又月缺,時間似乎總是在循環,永遠也沒有盡頭,然而,人的生命卻只有一次,來這世上也只能走一遭,命運之旅不可違、不可逆。生命會消失,精神則不會,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思想與信念豐盈了整個人類社會,讓人類的存在不僅僅是活着,而是奔向越來越高遠寬廣的精神境界。

有些人的離開,只是離開,而有些人的離開,僅僅是肉體的消亡,曾經寄寓肉體的靈魂卻匯入到另一個生命世界——不朽的精神世界。

任何物質的存在都是有形有限的,終將消失,唯有精神思想纔可以流傳百世,在“新新不停,生生相續”中永永遠遠地傳承。萬千靈魂的精髓凝結成璀璨不朽的人類精神!

想到和女兒的一次閒聊。她說起一個姐姐,未及三十,家境優渥,自出生起,人生便被父母安排的妥妥帖帖,學業、工作、結婚、生子,可以說是一帆風順,也可以說是平平淡淡,一眼洞觀一生。

我試着問女兒:“你羨慕這樣的人生嗎?”女兒略有遲疑地笑了笑,我似乎明白了她的想法,又問:“你是想,在這樣優渥的物質生活基礎上再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對嗎?”“對!”這個回答倒是很乾脆。

“你知道這個姐姐在追求什麼樣的人生目標嗎?”

“她是有想法去改變自己的,但是她的家人一直不支持。”

“你覺得有多少人能夠在安逸的環境中下定決心並且有勇氣去拼搏、去奮鬥,或者說能持之以恆、不怕苦不怕累地去堅持?再換個說法,你知道自己想成爲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明確的人生目標、又怎樣去實現這些嗎?”

“......”

不知道這番只有提問沒有回答的交談能起到怎樣的效果,最起碼,總會引起一些人生的思考吧。

可能,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談什麼人生價值、生命價值倒顯得有些另類,很多人對衡量價值的標準無非就是房子車子,或者渾身包裹着的所謂名牌。酒桌上喧鬧時的推杯換盞、高談闊論,究竟能填補多少筵席散盡後內心深處的“空”?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價值觀不同罷了。

時間推着我們向前,是長大,還是成長,因人而異。在時間的長河中,我們的生命轉瞬即逝,與其哀惋地敲着別離的喪鐘,不如熱烈激越地活着,去綻放生命最大的能量,哪怕如曇花一現。

陶淵明詩云:“ 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懂得珍惜每一寸光陰,纔會懼怕時光的流走。

每個人都是以生、死兩點爲直徑,勾畫自己的生命之圓。那些個功名利祿不若是過眼雲煙,做好自己,足矣。就像演奏家,無論是獨奏還是合奏,只要演奏好每一篇樂章,就是最好的生命樂章、最大的人生圓滿。

人類賦於時間定義,又將時間與生命相融合,一個完整的生命過程可以劃分成若干時間段,可能每一個階段的內容都不盡相同,起起伏伏,但是,連接起來就是人的一生。

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鯤鵬展翅九萬里,即便不能翱翔於天空,仍可以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不讓有限而寶貴的生命走向荒蕪。

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人生雖短,時光飛逝,自當凌其波而激其流,讓短暫的時間具有巨大的生命容量。”

以此勉勵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