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中讀《大學》

《大學》是四書五經之一,原爲禮記中的一篇,爲曾子所作。曾子名參,有“宗聖”之稱,因爲《大學》將一切爲人處世的道理髮揮盡致,可以說是修己治人、本未兼備的書,所以北宋程顥、程頤將其抽出,後朱熹註釋而爲四書之一,從此便爲了儒家經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大學》三綱領,是《大學》宗旨,是八條目的根本出發點。《大學》的宗旨在於保有本來的樣貌和品德、在於親民、在於止於至善達到完美。


在明明德,萬物要保有本來的樣貌和品德就要一身清正。就像元朝詩人王冕所說: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又如宋時的周敦顧雖處淤泥之中,但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或許這明明德就是又孔子“見利不方其義,見死不更其守”的高度概括。


在親民,朱熹認爲親應作新,認爲是洗心革目,正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三新說明了希望棄舊圖新的觀念,但也有王守仁認爲親即親,爲親近民衆,認爲明明德是得體的,認爲親民是達用的,這便是要與民同樂。而我更傾向於第二種,任何一種東西,必須使人民羣衆得到真實利益,纔是好東西。也許是因爲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人們纔會去祭拜他。《三國志》中也以爲“與民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人民的直覺是上帝的指點,永遠指向真正利益,但是不論是親新還是親,都是好的一面,並無矛盾:都是教人如何完成八條目,如何治人平天下。


在止於至善,指明明德、親民這二者達到圓滿美好,但不能停止於此,應當精益求精、善上加善。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我們在止於至善後應有堅定志向,力戒浮躁,諸葛亮不也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要淡泊處世,耐得住寂莫,守得住清貧,畢竟板凳要坐十年冷。當然,也要有三思而後行,要靜心長遠打算,不能竭澤而漁。纔會有得,但在得到之後不能患得患失,不要害怕失去,只要曾經擁有便是幸福。否則大詞人蘇軾還不得憂鬱死。這便是正確人生觀!


物有本未,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道矣。物有本未之分,事有先後之別。知道了事物的本未後,就親近了自然。正如:未不可強於本,指不可大於臂,下輕上重,其覆必易。所以不可本未倒置,而天下爲萬事必有緣起則必有緣滅,這是大學之道,這也是自然的法則。


這樣看來我們也有機會齊家治國平天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