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銀行“隨興分”屢被投訴,客服推銷被指“避重就輕”

作者 | 金融曝光臺 來源 | 新浪金融研究院

近年來,我國信用卡市場日益成熟,各大銀行推出的營銷活動數不勝數,各類信貸產品也層出不窮,刷卡消費逐漸成爲一種新時尚。

不過面對諸多信用卡產品,消費者在心動的同時,也需警惕踩“坑”。近日,黑貓投訴平臺收到了不少消費者對興業銀行“隨興分”業務的投訴,來自河北的王先生講述了自己的遭遇,以期警示他人勿重蹈覆轍。

客服“避重就輕”

消費者辦理容易、取消有代價

據王先生講述,今年1月13日,他接到一通來自興業銀行的客服電話。客服人員表示,王先生的信用狀況良好,可以申請“隨興分”備用金業務來提高信用卡使用額度。

通話中,客服人員並未提及手續費及其收取標準,也未讓王先生簽字確認相關條款和規則。當時,王先生考慮到自己信用卡額度較低,便同意辦理該業務。

幾天之後,王先生翻看短信時發現,興業銀行在通話當天爲他開通了“隨興分”備用金業務。短信內容顯示,“已於1月13日成功申請36期62000元的隨興分業務,每月分攤本金爲1722.22元,每期手續費爲496元”。並且,該款項不得用於取現、轉賬、購房、投資、還款、繳稅及生產經營,僅限於消費使用。

王先生提供的短信憑證

看到短信,王先生非常迷惑,該業務爲何與客服說的不一致?王先生立即撥打了興業銀行客服電話。

客服告知王先生,備用金業務就是信用分期業務,需要分期繳納一定的手續費。一聽客服如此解釋,王先生便立即要求退訂此項業務。客服回覆稱,若退訂需要繳納違約金,以剩餘未還本金的3%來收取,並要求王先生等待兩三個工作日。

然而,王先生並未等到客服主動聯繫他。爲了儘快解決問題,王先生在黑貓平臺投訴“興業銀行誘騙客戶辦理備用金業務”。隨後,興業客服聯繫到了王先生,並讓其繳納違約金,取消了“隨興分”業務。

王先生提供的繳費記錄憑證

而對於自身的遭遇,王先生表示,自己沒有任何訴求,只希望廣大消費者以此爲戒,不要“稀裏糊塗”被銀行客服套路了,在辦理信用卡相關業務之前,要仔細瞭解業務詳情、詢問相關費用等。

“隨興分”究竟是什麼業務?

爲何引發了諸多投訴?

《金融曝光臺》發現,王先生的遭遇並不是個例——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隨興分”,顯示有208條搜索結果,投訴關鍵詞集中在虛假宣傳、誤導辦理、誘騙開通。

究竟,“隨興分”是一項什麼性質的業務?

據興業銀行官網,“隨興分”消費備用金業務是爲符合條件的信用卡持卡人提供的不佔用固定信用額度的分期付款服務,用於消費用途並分期償還,持卡人需繳付一定的分期業務手續費。

興業銀行客服也表示,“隨興分”目前只能由信用卡中心單方面推薦用戶辦理,本身不佔用信用卡額度,但也不能提高信用卡額度。可以看成是信用貸款業務,還款方式與現金分期類似,雖然沒有利息,但要根據不同期數支付不等比例手續費。

來源:興業銀行官網

同時,持卡人辦理後無論是否使用或者使用完畢,都要收取手續費。若提前還款,需致電95561進行申請,但要收取一定的提前還款違約金。

那麼,該業務爲何引發了諸多投訴?

《金融曝光臺》梳理髮現,多數投訴人表示,當時的確接到過銀行電話,但客服避重就輕,並未說清楚具體情況——比如只強調優質客戶特邀、提升使用額度、沒有利息等。

有業內人士對《金融曝光臺》表示,一些銀行業務人員在營銷推廣環節上的不規範,是引發備用金業務投訴的主要原因之一。諸如王先生等普通消費者,對信用卡等相關金融業務不夠了解,對相關條款和細則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更需要工作人員的詳細說明和指導。但部分銀行業務人員爲了完成任務指標,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弱化關鍵信息,“誘導”客戶辦理業務。

在此,《金融曝光臺》提醒廣大消費者:

1、接到銀行各種“推銷”電話之後,務必保持理智,先了解詳細再做決定。

2、辦理銀行信用卡業務時,務必仔細閱讀相關條款和細則,充分了解之後再辦理。

3、若不小心“被分期”,要及時與客服聯繫,申請取消相關業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