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荒島上迎接黎明》:明確的痛苦

有關鍵情節透露

後來我在痛苦中寫下去,寫了很久很久,我的本子上出現很多歪詩、臭詩,這很能刺激我寫下去。到寫滿了三十個筆記本時,我得了一場大病,出院以後弱得像一隻瘦貓。正午時分,我蹲下又站起來,四周的一切就變成綠色的。

——王小波《我在荒島上迎接黎明》

在最初的時候,他用藍色的水筆在鏡子上寫詩,寫了擦擦了寫。他選擇這種方式,也許是明白,自己最初寫下的這些詩句都不值得保存。他在夜裏哭泣,彷彿陷入一個更可怕的噩夢。

這種心態我懂,自己想寫,也明白自己寫得不好,不知道怎樣才能寫好,不知道何時才能寫好,這樣一個沒有期限的渺茫的夢,因爲寫得不好帶有殘酷性。

但重點是,普通人寫得不好就放棄了,他寫得不好反而刺激自己寫下去,寫滿了幾十個筆記本。是什麼感受讓他從失敗中汲取力量?是不是因爲,他不去寫,他一部分生命就失去了意義?寫詩對於他而言,是不是一條獨一無二不可放棄的道路?

假設他放棄了寫詩,轉去做生意,最終富甲一方,但他內心中還是認爲寫出美好的詩句纔算是超越了人類短暫的生命,這一部分遺憾是他人生最大的遺憾,無論如何不可填補。

這樣看來,他是個勇敢並且遵從自己內心的人,他明白自己對人生意義的定義,不被其他事分散注意力。他不迷茫,他的痛苦非常明確,只是因爲寫不出美麗的詩句。與他相反,很多人只是迷茫,因爲根本不明確自己的人生追求,所以連痛苦都糊成一團,做什麼都不開心。#讀書有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