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封城一週年:三月裏的夏天

這兩天朋友圈裏刷屏的是兩件事。武大的櫻花開了,同學校友紛紛轉發圖片和視頻,燦若雲霞的花海,還有如約前往賞花的醫護人員,鉤起來的不只是回憶,還有感慨。

另一件事是距離多倫多第一次封城整整一週年了。

一年前的3月9日星期一,我開始開車而不再使用公共交通上下班。消息越來越多,但社會似乎依舊正常運轉,每天火車上依然沒有幾個人戴口罩,但所有人都明顯開始有些警惕了,沒有人敢在衆目睽睽之下打噴嚏咳嗽。

3月12日星期四,情況急轉直下。特魯多總理的夫人從英國參加會議回來後確診了,二人分別自我隔離。帥哥總理開始了在家一邊帶娃一邊直播的網紅生涯。同時全省公立學校宣佈下週開始的一週春假延長爲兩週。

那時候所有人都希望兩週以後世界歸於平靜,恐怕沒有人想到學校這一關就關到9月,至今也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

3月13日星期五,有了超市遭到瘋狂搶購、衛生紙售罄的新聞。我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完全不理解這些人的想法。”

不過那天下班後我也去買菜了,發現超市菜多人少,許多商品出現了幾年沒見過的低價促銷,於是買了不少。記得我買了一箱午餐肉罐頭,到現在都沒喫完。事後證明當時的採購還是正確的,因爲雖然供應基本保持正常但這一年來價格漲了不少。

公司每天都在發佈新的指導政策,但截至這天下班官方消息依然是正常上班,不考慮大規模安排居家辦公。

3月14日星期六我的書出版了。小姑娘的課外班全停了,博物館、圖書館、社區中心全關門了,連戶外爲主的動物園都關門了。往常忙碌的週末一下子平靜下來,在家大眼瞪小眼,無聊死了。沒想到的是宅家無處可去的日子纔剛剛開始。

3月15日星期天,傍晚時分出去跑步,剛在門口換鞋突然收到老闆的電話,告知從次日開始全體居家辦公。公司的網絡一下子承受不了那麼多人同時遠程登入,因此規定只能在正常辦公時間之外登入,辦公時間內以手機查收郵件爲主,把網絡系統留給一線人員保證基本運轉。接完電話就算是公司的應急程序傳到了我這裏,連忙給手下員工挨個打電話。

3月16日星期一正式開始這一年的居家辦公。我的老闆和我的一位下屬都住在市中心離辦公室很近的地方,由於辦公室還沒有實施強制關閉措施,他們兩人都選擇了繼續去辦公室。到了下午大領導挨個通知仍然在辦公室的員工必須離開,在家辦公成了強制性的措施。太太這天也去了辦公室,也是到了下午才接到全面開始居家辦公的通知。

從這天開始我決定用文字記錄這段特殊的經歷,寫《封城日記》。前一個多月每天都寫,後來一週寫兩三篇。到6月22日決定結束,一共寫了71篇,18萬餘字。

去年居家辦公一開始,我老覺得最多兩三個星期一切就會恢復正常。萬沒料到,到如今已經整整一年了!

正如一年前春假是一切變化的開始,今年的春假也有所變化。去年的決定是把一週的春假延長爲兩週,理由是減少羣體接觸,希望兩週後得到有效控制社會重新正常運轉。今年的決定是把原定3月15日開始的一週春假推遲至4月12日,理由是害怕有人不聽勸阻利用春假出門旅行,推遲到4月希望那時候情況有所好轉。

3月12日星期五,是原定春假前最後一天上課。雖然春假推遲了,學校還是覺得應該給生活增加一點色彩。收到通知,這一天是本校“Summer in March(三月裏的夏天)”主題活動日。

“老師跟你們說了嗎?”我問小姑娘:“這個星期五是Summer in March。”

“什麼?夏天?現在還是春天。”小姑娘說。

“老師說星期五穿夏天的衣服,還可以戴夏天的帽子、墨鏡。”

“可是夏天的衣服是短袖的。”

“長衣服穿裏面,把夏天的短袖裙子套在外面。”

“我的太陽眼鏡找不到了。”小姑娘迅速開啓“想太多”程序。

除了着裝,學校還把課間休息時間從15分鐘延長爲30分鐘,並且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個冰淇淋。

事情不大,不過總是開心的。在這樣平靜得平淡的日復一日中,任何一點起伏都值得欣喜。

人爲製造感動的還有郵局。在加拿大,郵局仍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種賬單雖然已經有了電子版但許多人還習慣於信件形式的紙質版。

一年下來我已經養成了每週而不是每天查看信箱取信的習慣,好讓信件“自我隔離”足夠長的時間。上週的信件中有一張明信片,附帶着一份說明。原來這是郵局免費送給大家的,每家都有。不但免費送,連郵資也免了——居家一年,許多朋友都已經久違了,給你最想念的朋友寄去一張明信片吧,表達你的思念之情。

小姑娘想了想,好朋友裏面Manxi已經好久不見了,就寫給她吧。

圖書館也費了心思。一年來圖書館時開時關,現在只能在網上預約圖書然後去圖書館領取,但不能進入,不能像過去那樣自由地在書架上取閱瀏覽。書是這樣的,很多時候要拿起來翻上幾頁才知道對不對自己的胃口。

爲了讓讀者仍然可以享受這種隨意瀏覽在不經意間發現所愛的樂趣,多倫多圖書館想出了圖書打包的主意。由圖書管理員按照不同主題、不同年齡段讀者的需求挑選幾本圖書裝在一個紙袋中。讀者到了那裏只要遠遠地看一眼紙袋上寫着的標籤,選一袋請管理員遞過來就可以拿走,回家慢慢看。

我去圖書館給小姑娘借書。她的英語課老師佈置了課後閱讀的作業,是一本兒童科幻小說。我在網上訂好了,去圖書館領取。管理員親切地問我:“我們現在有預先裝好袋的書籍,要不要選一袋帶走?”

“暫時不用了,我就取我預訂的書就好了。”說完,我順便看了一下那些排列整齊的紙袋。“偵探小說”、“愛情小說”、“低齡兒童故事繪本”、“6-10歲讀本”,還真是什麼都有。

“你借的這書我們也有一袋同一系列的其他書。”管理員幫我取來了我的書,並且告訴我還有類似的可以一併帶走。

“下次吧,”我笑笑:“先讓小朋友看完這一本再說。”

“當然,沒問題。”管理員對我說。

“謝謝,這個辦法真好,謝謝你們。”

一年了。誰也不想再過這樣的日子,但又不得不繼續堅持。一年下來,各行各業爲了適應非常情況也都挖空心思做出改變。學校的主題日、郵局的明信片、圖書館的預選包,動作不大,卻都帶着加拿大式的淡淡溫情。

好在疫苗已經逐步推行,曙光就在前面。希望當夏天真正到來的時候,我們不用再寄明信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