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只當“做題家”,中國學生缺一堂“成功學”課

“志當存高遠”是古訓,鼓勵人們立志成就大的事業,其意義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今,“內卷”似乎成了一個全社會躲不過繞不開的話題。對於國內中產家庭來說,在教育“內卷”的背景之下,大部分學生的“志當存高遠”似乎就被簡化成了考上“北清”或是985、211。

至於考上以後幹啥呢?似乎沒有想過。近年來知名高校清退博士、碩士研究生的事件時有所聞,而名校碩士應聘小學教師、數以萬計的碩士畢業生甘當外賣騎手這類新聞更是讓正在“雞娃”的中產父母徒增焦慮。

看起來豐滿的理想與骨感的現實之間似乎仍然有着難以逾越的鴻溝,而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樣“高考爲龍,考後成蟲”的落差?

而加拿大教育界卻在藉助社會力量幫助中小學生思考人生的目標:我是誰?我要做什麼?

作爲志願者,我最近給加拿大的8年級學生上了一節“成功學”課,將自己從通信工程師到銷售經理,再從消費品行業的財務分析到銀行的戰略管理的職業生涯與經歷跟中學生分享,幫他們認識到人生目標的多種可能性。

我深感中國也缺一堂這樣的“成功學”課,幫助中小學生思考人生的目標:我是誰?我要做什麼?

1. 人生目標可大可小,不必相同

我家小姑娘剛上一年級,對未來的思考還停留在童言無忌的階段。

有時候她會跟我們說:“I want to be a teacher when I grow up(我長大了想當老師)。”有時候又會說:“當老師很累,要管那麼多孩子,我不想當老師了。”

在她說她想當老師的時候我們會適時加以引導:“你知道怎麼才能當老師嗎?”

“Do they need to learn?(他們要學嗎?)”

“是的,”我跟她說:“你自己先要學得很好才能去教別人,對嗎?”

“我要先上high school(高中)嗎?”

“是啊,上完高中上大學,大學畢業以後還要去唸Teacher's College(師範學院)才能當老師。”我跟她解釋。與國內不同,加拿大的師範學院需要本科畢業以後才能讀,雖然名爲“學院”其實是研究生學歷。

跟我家小姑娘的對話雖然不能照搬到8年級的課堂,但道理其實是一以貫之的。

我分享的 “成功學Economics for Success”課程是由一家非盈利組織設計的。這家組織旨在幫助中小學生在課堂教學的內容之外得到一些切合社會實際的經濟、理財、就業等知識。課程多種多樣,針對3年級到12年級的孩子都有適合其年齡的內容。

這門“成功學”90分鐘的課程分爲“選擇你的冒險征程”、“找到平衡點”、“成功的策略”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選擇你的冒險征程”講的是如何設立目標,以及未來人生多種多樣的可能性。

什麼是目標?答案因人而異,但有一點是明確的,目標必須有一定的現實可能性,也就是說通過一系列努力可以實現,否則只能是空想。

這門課爲孩子們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目標“金字塔”。課堂上,我讓每個孩子在金字塔的頂端寫一個屬於自己的遠期目標,可以是任何願望。接下來,他們需要思考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是什麼,怎樣把一個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最後,金字塔的底部是日常行爲,爲了完成一個個小目標、打造通往自己目標的道路,具體到每一天應該怎樣做。

8年級其實是處在一個十分關鍵的時刻,既對未來懵懵懂懂,又開始對專業選擇、職業選擇進行初步的思考和規劃。

每個孩子在金字塔的頂端寫一個屬於自己的遠期目標,可以是任何願望。他們需要思考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是什麼,怎樣把一個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金字塔的底部是日常行爲,爲了完成一個個小目標、打造通往自己目標的道路,具體到每一天應該怎樣做

這個班上的學生倒是有許多不同的想法,真正是不拘一格。一位女生說,她的目標是成爲一名偵探,因爲她父親就是一名執法者。爲了達成這一目標,她需要加強邏輯訓練、學好科學知識,還要有強健的體魄。

另一名女生告訴我,她最近開通了YouTube頻道成了一名視頻博主,她的目標是獲取10萬粉絲。她對自己的目標也有規劃,第一步是要通過不斷嘗試找到自己視頻號的定位,選擇既能吸引觀衆自己又擅長的拍攝領域。

我想了想,換成是初二初三時的我自己,大概率會在目標一欄填寫考上重點高中,而對於課業之外的事情恐怕並沒有太多考慮。

談過了目標,還要談現實。正如那個想要有10萬粉絲的學生所說,實現目標需要找到自己的興趣與他人需求之間的結合點。那麼,談現實首先就要談興趣。什麼樣的興趣適合從事什麼工作?向初中生介紹這方面的內容可以幫助他們開闊視野,瞭解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職業。

課本上有一張圖,上面密密麻麻雜亂無章地寫着許多詞彙,學生要做的是在這張圖上圈出他們感興趣的詞。接下來,我向他們展示,不同的詞彙其實對應着不同的職業領域。比如,“好奇”、“解決問題”、“創新”、“耐心”、“團隊”等詞彙對應的科技領域的工作。而對“兒童”、“幫助”、“解釋”這樣的詞感興趣的人則很可能適合教育培訓。

設立了目標,也瞭解了自己可能對哪些工作感興趣,還要看看需要什麼條件才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接下來,我向學生介紹了加拿大高等教育的不同選擇。

在加拿大,大學、大專學院、學徒式的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三種不同類型,學習時間長短有別,獲得的學歷證明不同,可以從事的工作也不同。

在國內,學生、家長和老師普遍追求考取能考得上的最好的學府,卻很少考慮是否適合自己。而這堂課卻是讓學生理解每種教育形式都有其利弊,引導他們思考哪種教育方式最適合自己的情況。

講到這裏,我給學生們分享了一個真實的案例。一位同事的兒子前些年考上了多倫多大學,學習非常熱門的遊戲設計專業。多倫多大學是世界知名的大學,在加拿大的地位類似北大清華之在中國。可是,一個學期之後,這位學霸斷然決定退學,轉入一間只發大專文憑的社區學院,因爲他發現社區學院的教學內容更接地氣,更適合他近期職業發展的需要。

兒子從多大退學的決定並沒有讓我的同事感到尷尬,相反,她爲兒子能夠通過獨立思考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感到欣慰。

我反過來用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了大學教育的意義。我本科學習的是理工科專業,畢業後當過研發工程師,後來轉做銷售,然後重返學校進入商學院,之後轉行進入銀行從事市場、戰略方面的工作。

我自己的體會是大學教育可以爲長遠發展打下基礎,大學帶來的不只是知識、技能,更是視野、眼界和思維方式。

之所以從正反兩個方面給出生活中的實例,我也是希望讓孩子們看到這個世界其實充滿了許多可能性,人生沒有唯一的最優解,他們的未來在等待着他們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2.理財遊戲讓孩子們認清現實

課程第二部分“找到平衡點”其實是幫學生們瞭解最基本的理財觀念——收支平衡。學生需要獨立製作一張“開支表”。

8年級的學生大概十三四歲,我讓他們試着想象十年之後的自己,已經長大成人走上社會了。那時候已經獨立生活的他們需要每天面對柴米油鹽的現實生活,一個月要花多少錢呢?

課本提供了一個模板,每個學生可以對照模板的提示逐項思考自己的日常花銷。住房要花多少錢?水電電視上網要多少錢?交通要多少錢?喫飯要多少錢?買衣服多少錢?娛樂多少錢?

8年級的孩子還跟父母住在一起,多數人並沒有持家理財的經驗,這個課堂練習讓他們可以見識到生活真實的一面。

對於每一項花銷,教材中都給出了幾個選項。比如交通,如果貸款買一輛新車,每月還款、汽油、保險、維護大約在$695~$1,060之間,經濟型的小車便宜一點,大些的車自然更貴。第二個選項是如果已經有一輛車了,不必付車貸,但養車和開車的其它費用仍然少不了,一個月也得$500~$610。如果選擇使用公共交通,費用則是$80。

這些數字不完全準確,但儘可能接近現實生活,其目的是告訴學生日常生活的費用與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有關。當然,大城市和鄉村、小城鎮的生活成本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在做這個練習時我也讓學生思考一下10年後的自己會在哪裏生活,並對生活成本進行相應的調整。

花了幾分鐘時間填好10年後的每月開支表格,一個孩子說:“平時真沒意識到有這麼多事情需要考慮!處處都要花錢!”

另一個孩子問:“現實生活中各種東西是不是比書上的還要貴?”這話立刻引起了討論,學生們紛紛就自己所知道的租房、購物等價格發表意見,連他們的老師也忍不住插話:“物價真的是越來越貴了。”

要理解現實當然不能只看花銷,收支平衡的另外一頭也得談一談。課本這時候又給出了兩個工資收入讓學生選擇。一份工作是在批薩店做收銀員,每月工資$1,591,扣除所得稅和養老金、失業保險等項,到手只有$1,163。另一份工作是在律師事務所做助理,工資$3,536,到手$2,585。

兩份工作收入差別這麼大,還需要選嗎?二者一個顯著的區別在於當收銀員只要高中文憑,而律師助理需要大專以上。這裏要傳達的理念是受過高等教育職業選擇範圍更大。

把開支和收入並列在一起,一個學生驚呼:“我已經選了律師助理的工資,每月結餘仍然是負數!”

有這樣結果的孩子不止一個。另一個學生說:“看來我需要重新考慮一下要不要買最新潮的衣服。”她說的是開支表中關於服裝一項。教材給出的三個選項是在折扣店買衣服月均花費$50,在普通商店買月均$100,或者買最新款月均$200。

一個簡單的遊戲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它至少引導孩子們去了解現實,而不是讓自己的目標停留在影視作品、電腦遊戲虛擬出來的人人都是高富帥、每個草根都能逆襲這樣的幻想當中。

3. 學習正確使用社交媒體

10年以後的收支表讓十幾歲的孩子對現實社會有了一定的瞭解,而這節課最後一個部分則更加現實,並且是從現在開始就可以付諸實踐的。

成功的策略”這個題目看起來很大,但主要關注兩個問題,一是社交媒體,二是面試。

十幾歲的孩子,社交媒體多半用得比父母更熟練。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他們真正理解社交媒體上的言行可能會對他們的未來人生產生怎樣的影響。

一些人年輕時爲了耍酷做了辣眼睛的紋身,逐漸成熟以後才意識到帶着誇張的紋身滿世界轉悠會引人側目,甚至會讓他們在職場上喫虧。於是去除紋身成了一個時髦的行業。

而在數碼時代,網絡上留下的印記卻並不都能像紋身一樣被抹去。課堂上,我帶着這些十幾歲的孩子做了一套是非問答題目,讓他們理解社交媒體會對今後找工作帶來怎樣的影響。

雖然8年級學生多數還沒有工作經歷,但許多人已經開始或正在考慮做一些兼職工作換取零用錢,比如社區裏面送報紙發廣告、幫親戚朋友看小孩獲得報酬,都是常見的“工作”。

不論一份工作多麼正式或不正式,跟僱主面談很多時候都是少不了的,所以不論是否親身經歷過,這些孩子對於找工作、面試這樣的話題並不完全陌生。

我們的是非判斷第一題就是“面試官會在社交媒體上查詢你的個人資料”。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有意識要在課堂上給出“標準”答案,所有學生都說“是”。

的確,越來越多的招聘經理會在面試之前通過網絡查詢候選人的資料,看看有什麼簡歷上沒有寫的內容。許多人都會注意在LinkedIn這類面向職場的社交媒體上保護自己的形象,但不少人,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往往以爲Facebook, Instagram這類更加個人性質、娛樂性質的社交媒體無足輕重,可以任意發佈內容。殊不知在所有社交媒體上留下有礙觀瞻的照片、非理性的吐槽等等,一旦被發現,都會對申請工作造成不利的影響。

講完這些我又向學生們介紹了一個正面利用社交媒體的例子。我曾經招過一名實習生,一見面,寒暄了兩句,他跟我開了一句恰如其分的玩笑,談到一件只有那所學校的畢業生纔會懂得的事。我聽了會心一笑,因爲我知道他一定在社交媒體上查過我的資料,知道我們是校友,故而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玩笑來拉近與面試官的距離。

講完課我有些感慨。不要說初中階段,就是到大學畢業也沒有人教過我應該如何找工作、怎樣跟面試官談話。

學校打開大門,公益組織開發課程,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讓中小學生及早接觸這些職場中的概念,無疑是有益的,難怪這個部分的名字叫做“成功的策略”。

4. 孩子的“成功學”,可善用家庭社交圈

我身邊常有朋友向我諮詢孩子上大學該怎樣選擇學校、專業,知乎上也常有人邀請我回答這類問題。看得多了,我發現一個現象,加拿大的孩子往往會有許多自己的想法,他們的問題經常問得十分具體,而國內的家長和孩子卻普遍比較籠統。比如一個加拿大的高中生會跟我說他對某個專業領域感興趣,希望我談談我對那個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的看法。而國內的學生最常問的問題則是:這個專業“好”嗎?這兩個學校哪個“好”?

在知乎上看到這類問題我一概視而不見。如果是朋友諮詢,我會試探性地把問題縮小,從孩子的興趣和想法出發。這是因爲實在很難定義什麼是“好”,只有適合的纔是最好的。

要知道什麼適合自己,首先要對自己有所瞭解,也要對行業、專業有一些基本的認知。無法提出具體的問題實際上是因爲對這兩個方面都缺乏思考和理解。

我參與的這項公益活動就是幫助孩子瞭解社會需求的一種方式。學校組織學生參與這樣的課程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沒有這樣的資源,家長是不是也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自己的孩子呢?

家長的朋友圈這時候是可以發揮作用的。親戚朋友從事不同的職業,對於不同的行業會有切身的體會。經常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一些與成年人對話的機會,有意識地把話題往擇業、樹立超越高考的目標去引導,這些都會幫助孩子及早了解社會現實,對未來發展機會有一個清醒、理性的認識。

很多時候我們的焦慮並非來自對於遙不可及的目標的追求,而是來自無法確立合適的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目標。認清現實、樹立合符現實的目標,多關注一些分數之外的東西,能夠爲孩子長遠的發展提供方向,也會減輕家長自身的焦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