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小說的電影

把一部好小說拍成好電影很難。

因爲需要在不違背讀者原有想象的基礎上,把意象的文字變成具像的畫面,這很難。另外文字凝練了很多信息,一部十幾萬字的小說很難通過兩個小時的電影展現出其全部內容。還有很多情況是導演想要帶給觀衆新鮮感,在沒有透徹理解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反而損傷了原有故事的結構。

還好,《刺殺小說家》是部短篇,還好,路陽是位很較真的導演。

因爲是短篇,就給了導演很多發揮的空間,讓其可以在原著的基礎上豐富情節和人物。因爲路陽很較真,所以他用了五年的時間打磨這部電影。這讓我想起了卡梅隆,想起了卡梅隆用十年時間改編的《銃夢》。

但《銃夢》是漫畫,本身就是具象的,卡梅隆更多地是將其提純和精煉。而《刺殺小說家》是短篇小說,改編的重點在於擴充。而且拍出的電影必須要政治正確。

這個要求毀了好多好電影,比如《我不是藥神》,《誤殺》,《少年的你》......這裏面《誤殺》算是影響最小的,因爲導演把故事背景放在了泰國,規避了許多風險,而且《誤殺》是被日本和韓國拍過兩遍的故事,所以難度比那兩部要小。

在《刺殺小說家》原著裏的赤發鬼是個抽象的“老闆”,但在電影裏被設定爲移動互聯網巨頭,他是通過竊取個人信息操縱主人公,這讓原著中的意象落了地。而且現實世界中的這個老闆霸佔了小說家父親的成果,這讓刺殺的理由更充分了。

另外電影以主人公尋找女兒開始,而不是沿用小說中的“我”與“律師”的會面開始,讓觀衆更容易理解,並被吸引。避免了將其拍成文藝電影,叫好不叫座的命運。

不過改編的電影也不是沒有瑕疵,比如把“律師”的角色換成孤兒“屠靈”。

首先這個屠靈反正沒有很好的表演出來。電影中設定她是被父母拋棄的孤兒,原來認爲主人公關寧弄丟女兒而憎惡他。這點不成立。因爲屠靈知道關寧已經找了女兒六年,而且爲了找到女兒才答應爲其殺人。那她怎麼可能還認爲關寧不在乎女兒而恨他呢?

或許導演是爲了她將來的反轉而進行的鋪墊,但這個反正卻引出了更多的不合邏輯。

屠靈反正後就必須有新的反派打手出場,電影中是安排了三個特異功能人士除掉小說家和關寧。這幾個有特異功能的人的出現很突然,而且讓人不得不猜想他們的來歷,爲什麼老闆不早些派他們當打手,反而先派屠靈這個公司的CIO出面?這樣的情節偏離了故事的主線,而且全無必要。

原著中的無良律師的設定本來就已經夠用了,只需要像對“老闆”和“關寧”一樣豐富這個角色,就可以擴充情節,還能讓故事的主線更加深刻。

另外一個重要瑕疵是結尾。

電影的結尾中,小說家被刺傷無法寫作,關寧替他寫完結尾,並在和老闆對峙中闡明瞭老闆爲何要殺小說家,爲何一定要讓關寧動手的原因。這其中有很大的漏洞。

這個故事中的最重要設定就是小說家可以通過寫小說影響現實世界。在電影中將其解釋爲天理和報應,這沒有問題。但爲何是這個小說家,爲何是這部小說,任何人寫任何小說都能影響現實世界嗎?

關寧用小說家的電腦寫小說就能影響現實世界,那如果老闆拿那部電腦寫呢?難道就可以讓赤發鬼贏嗎?

在這個故事中必須由小說家來寫才能改變現實,關寧能給予的只是靈感,不然大家搶電腦就行了,根本用不着殺人。

結尾中老闆孤身出現在醫院也不合理,完全就是老套的“壞人話多作死”的情節,應該改成推理小說似的結尾,用尾聲講原委將講明。

比如可以這樣。

在醫院裏,小說家受傷後心灰意冷----(這次刺殺導致了他的母親身亡),而關寧在屠靈的幫助下終於理清了事情的原委,把真相告訴了小說家。重要的是關寧明白了自己就是紅衣人,知道了小橘子歌聲可以召喚到紅衣人。於是小說家寫出了紅衣人大戰赤發鬼的情節,大家合力除掉了赤發鬼。而在現實世界中,關寧也想到了自己的手機中保留了“老闆”竊取他信息的祕密(赤發鬼頭上的那把劍就像手機裏植入的程序後門),用這個作爲證據交給警方,現實世界中的赤發鬼終於落網。

雖然這部電影有這樣的瑕疵,但就像前文所述,已屬難得,特別是動作場面帶來的體驗是在小說中無法擁有的。這讓我覺得它本身像是一次影像對文字的行刺,讓我看到了一種可能,一種豐富或者說某種超越小說的可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