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毅說:從小米造車開始說起

先說結論: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車是我國戰略需要,小米造車對國家有益;要成功,小米所觸動的既得利益者太多,獨立造車的阻力比造手機大,前途註定是曲折的。


中國人的出行成本太貴,電動車是我國成爲發達經濟體的充要條件。


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國,汽車年產量達到了500萬輛,平均2個家庭就有一輛汽車。汽車的普及極大地促進了美國經濟文化的發展,美國也被稱爲車輪上的國家。


汽車的普及的原因除了以福特爲代表的汽車巨頭、不斷地降低成本和售價讓人們買得起之外,更重要的是用得起——美國有足夠的國力長時間維持一個超低的油價,讓每一個駕駛員可以加得起汽油。


和上個世紀30年代的美國一樣,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有着更加巨大的人口和遼闊的國土,但人均汽車的擁有量、使用時間遠不及當時的美國。


最核心的原因是很多中國人、特別是生活在農村的中國人買得起汽車但加不起油;或者說時代不允許中國享有一個低油價的機會。


石油危機之後,世界的城市化進程是在不斷加強,其中一個原因是交通的成本越來越貴。於是,美國的窮人擠進城市,沒錢用車了;有錢人則搬到郊區住大豪斯,反正不差錢加油。


高油價實際上剝奪了很多國家成爲發達經濟體的機會。二戰後的新發達經濟體,除了資源出口型之外就是小國(地區)寡民,如亞洲四小龍,高度城市化,人口密集,城市之外根本就不用考慮農村的問題,即使有問題都是小問題,用補貼解決即可。


發達經濟體的石油農業變成了補貼農業。美國發展農村的舊路我們也沒辦法抄作業了。


我國要發展農村經濟,降低出行成本是勢在必行。首先是營造一個良好的出行環境,例如廣東擬將農村道路普遍拓寬至4.5米,有條件的拓展至6.5米,由“村村通”升級爲“入戶路”,而舊標準是3.5米。3.5米是滿足回鄉探親,4.5米就是滿足年輕人的本地發展了。


另一項要降低的就是用車成本。造車的成本可以隨着技術的發展而降低,但加油成本不能。不管現在的汽油車技術如何發展,燒汽油對很多國人來說都是奢侈,燒油的成本計算單位是角/公里,而純電是分/公里,成本是相差接近10倍。


電動車在城市中的一切問題,在農村都不是問題——

續航,只要將電動車迴歸到工具車屬性,300公里內都不是問題,滿足趕集、上學、送貨即可。

充電,可以直接開回到家裏直接充電,農電的成本很多地方都可以很低;若是用太陽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甚至忽略。快充慢充都不是問題,農村有的是時間。

……

要促進發展農村經濟發展最適合的的電動車應該是電動版的國民神車“五菱宏光”,價低皮實工具屬性強。


由此,我的結論是農村是比城市更大的電動車市場。在農村,增程、換電、氫能都比不上純電,純電纔是未來。



小米麪臨的挑戰。

我國目前有6億人的月薪是不足1000元,對他們來說能省一點就是一點。小米至今都在出千元以下的手機,核心市場就是農村。


目前新能源汽車有一個趨勢是智能聯網、目標是更加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小米造車若要和現有競爭對手爭自動駕駛,不是不能,但註定是一條很難走的路。


但若將目標降低到只是智能聯網呢?小米則一定是個高手,就如智能電視。智能聯網的汽車,配合智能手機、家電,這個纔是真正的AIoT。


小米初入手機市場,最大的優勢就是極致的性價比、透明的價格體系和減少中間商賺差價。造車要降低成本也可以參考這種套路,互聯網銷售,拋開4s店,售後外包,這樣纔有極致的性價比。但註定要面對排山倒海的攻擊


除了要面對目前手機、電視的競爭對手會持續攻擊之外,還要面對現有主機廠的競爭,以及這些主機廠培育起來的既得利益集團,例如4s店,汽修店,改裝店等人的攻擊。


廣告詞我都替他們想好了,就叫“少壯不努力,老大開小米”。


說個題外話題,不斷在各種汽車話題下中傷中國品牌汽車的人,有一部分就是改裝店及其從業者。某日系品牌出了一款連喇叭都沒有的毛坯車,批評者少得可憐,全都是吹噓省油、耐用;而中國品牌汽車無論多好都會雞蛋裏挑骨頭,說到底就是中國品牌汽車的車機系統完善度高,沒有改裝的空間。滿嘴都是主義,實際全部都是生意。


加油吧,小米,希望可以很快就看到面向農村市場的小米汽車或者紅米汽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