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識王家衛,才叫孤獨入了心

  在王家衛的電影裏,有一個片段,記憶猶新。《重慶森林》裏面,男女主分手後,男主每一天都會買一罐5-1日到期的鳳梨罐頭,因爲那是女主的最愛,他說如果買滿30天女主還未回來,那這份感情便過期,到4-30號的時候,他滿超市的找到最後一罐,然後嚎啕大哭。

  王家衛的電影就是這樣,無一字提孤獨,卻無一畫面不是孤獨。

    我一直在想,該是一個內心如何荒涼的人才寫的出這樣的劇本,引得我一次次看重慶森林,又一次次覺得心碎。就好像你身處在一片漆黑的夜空中,身邊都是和你一樣璀璨的星體,可卻各自有各自的光亮,不能各自取暖。

   孤獨感是什麼呢?剛畢業的那一段時間裏,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在出租屋的小窗臺喫泡麪,其他閒暇時間就是呆呆的望着樓下的燈光,人來人往。覺得屋子裏面靜的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巨大的空虛感快把我淹沒,我拼命的發消息給其他人試圖緩解夜晚的孤獨感,但總是無濟於事,那會可能是迷茫帶來的不安全感導致的孤獨。

    思路突然被我媽的電話打亂,我媽又在吵着叫我回國,說我生病也沒個人照顧,在國外買個藥都很難,何必一直在這裏,不如回家考個公務員,安安穩穩的拿着工資。也說不上來如此排斥公務員和教師的原因是什麼,只是感覺這兩個職業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被扣上了“錢少、假多、離家近”的帽子,反倒失去了爲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懷。若是像看到的那些教師一樣,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可以帶著孩子們去感悟人間的溫暖,那這個教師也便是做的有意義。可偏偏太多人,忘了初心。

   比起那種一眼便望到頭的日子,我更願意生活能多一些未知的可能與期待,我害怕那些安逸沉穩的日子會磨平我所有的個性與自由;害怕上了年紀後沒有用來吹牛的談資;害怕怎麼出生便怎麼老去,像從未活過一樣。

   身邊的人總是過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保持着宿舍公司宿舍的三點一線。我不知道這些80年代的人下班回去究竟在做什麼,可當有人說羨慕我有個性、羨慕我活的自由的時候還是能感覺到他們身上的孤獨感。不能否認,當他們二十幾歲時,必定也似我一樣,希望人生活的不一樣,可後面究竟是什麼改變了呢?

  王小波三十一歲的時候說,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喫,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

   是不是成長的過程就似這段話,我拼命想活的獨一無二卻偏偏過成了“大多數人”,人成長到一定階段,孤獨感的來源也大不相同,畢業時是因爲迷茫,工作後是因爲沒有寄託。我猜,年紀再大些就是因爲缺失空間吧,生活不是被工作就是家庭填滿的日子很難過吧?雞毛蒜皮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絮絮叨叨並不能像文人筆下描繪的那麼吸引人,獨處相對這些人而言是更加難得的吧。失去了被微小事物帶來感動的能力;失去了對未知事物探索的熱情;也失去了對新鮮事物好奇的心態。年輕時候,我們見山是山;中年,我們見山不是山;雖然我無法揣測老之將至的日子,但希望是見山還是山吧。

    總有人批評95後,活的過於自我。大家都能接受的事情偏偏就接受不了,老闆批評了幾句便吵着走人。“玻璃心”,”不能喫苦“,可發出這些評論的是誰呢?是80後,是70後,是溫飽和教育都是問題的之前。可現在,我不能說中國沒有窮人了,但就是因爲滿足了80%的95後的溫飽,我們才越來越有向不公平抗爭的勇氣。之前也有人說我活的過於理想主義,萬物平等,世界和平。其實不盡然是這樣,我同樣知道是沒有絕對公平的,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喪失對抗不公平的能力。

   我沒辦法去評價80和90後的想法正確還是不正確,畢竟各自有各自的緣由。但是孤獨感卻開始共生,讀書讀到某個相似段落的恍神,在外喝冷飲喚起味覺的甦醒,抑或是整理舊衣物時不落痕跡的嘆息。

   這些由生活衍生出來的瑣碎與孤獨,在數年如一日的白夜裏,融匯成輕柔而遙遠光河不再觸及到我的生活本身,卻在不經意的時候照耀着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