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性思维到幂次法则的转变

“如果把一张纸对折50次,大家猜猜这张纸最后的厚度大概是多少?”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而他们的答案往往是:“不会高过10米吧”“有没有东方明珠电视塔那么高”……事实上,如果将一张纸对折50次,它的厚度会远远超过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答案是不是挺让人震惊?其实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我们不妨算一下,一张纸的厚度是0.08毫米,对折就是厚度乘以2,再对折就是乘以22,对折50次也就是乘以250。 一张纸对折50次的厚度为90021万公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万公里。 大家对比一下这两个数字,一张纸对折50次的厚度是不是远远超过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这就是幂次法则。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都是线性的,但由于技术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世界的变化不再是20%、40%、60%这样的线性增长,而是平方、四次方、八次方这样的幂次上升。近年来,不断有行业巨头被取代、新兴互联网公司在崛起,这背后正体现了从线性思维到幂次法则的转变。

决定幂次法则出现的根本原理是什么?第一次发展的结果会成为下一次发展的基础。

一家公司的线性增长公式是:Y(业绩)=N(内在变量)×X(外在变量)。如果想让这样的公司快速增长,你要做的是将变量的数值提升,要么投入更多外部资源,比如购买一条新的生产线,或者引进一批新员工;要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5(每周工作5天)×8 (一天工作8小时)的工作时间变为6×12,乃至更多。

指数型增长的公司则完全不同,它的增长公式是:Y(业绩)=NX(N、X均为变量),也就是幂次法则的具体体现。创业者如果想让自己的公司出现指数型增长,就得花心思在变量上下功夫。

这也是一个公司能快速发展的关键思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