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偉人的高潔品格


推薦閱讀:5顆星

推薦理由:周恩來總理的高風亮節,無私爲人民的精神是我們所做不到的,然而,那份以身作則,身先示範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那份憂國憂民,身先士卒,鞠躬盡瘁的精神,值得我們歌頌。

毛主席的相關傳記和文章我在大學時期讀過一些,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工作期間,讀了《鄧小平傳》今天又讀了《周恩來傳》終於集齊了我所崇敬的三大偉人傳記。從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從課本、影視片中,他們的偉大精神一直伴隨着我們。周總理的故事,我還是通過《周恩來:真情實錄》這本書完整的、系統的瞭解他的一生,幾度讓我感動的要落淚。

童年時期的艱苦生活,沒有磨滅他的意志,一句“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已然彰顯出了他宏偉之志。學習期間,他奮發圖強,表現優異,就已經奠定了他未來走向政治的方向。在那個混亂的時代,他學習的志向不曾動搖,堅定的政治思想覺悟,註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也註定了他爲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

他公私分明,從不佔用國家一分一毫,即使公事路過辦些私事,他都要將私事的部分車費自己交付。自己的事情他都要自己付錢,在外面喫一頓飯,他要交代工作人員付錢,不能佔用百姓便宜。以平等的身份和任何人相處,不允許任何人以他是總理的身份給他特殊待遇,即使一把糖果,他都要對工作人員作出批評。因爲工作人員私自代他接受人民的惠贈,他都要給反覆地教育,自己也要做深刻檢討。

爲了不佔用土地資源,他帶頭平掉祖墳,讓土地真正得到使用,爲民謀福利。爲改變傳統土葬的習慣,他和夫人鄧穎超帶頭簽署火葬協議,並相互約定,將骨灰灑向祖國的山川河流,他是那樣說的,也是那樣去做的。淮安的故鄉,他多麼思念,飛機掠過上空,他都要在那感受一下故鄉的氣息,然而,他卻從未迴歸故里,只是讓淮安的老鄉帶回他對家鄉人民的問候。爲什麼呢?身爲總理,他太瞭解他的家鄉人,僅是得知他要回去的消息,馬路就加寬了好幾米,如果他真的回去了,那故鄉的城市和人民,還不知又要爲他做些什麼了。在那個貧困艱難的年代,一切鋪張浪費都是周總理所不忍心的。他所住的西花廳,很多地方需要維修,工作人員幾次要做房屋維修申請,周總理總是不允許。有一次因爲確實損壞很大,周總理出於維護建築的目的,點頭應允,並再三囑咐要簡單修整,當他出國外交歸來,發現房屋翻修很大,這讓他非常生氣,也非常爲難,住也不是,不住也不是,爲了這個事情,他在大會上反覆做檢討。他的理由是,他作爲總理帶了不好的頭,很多人的房屋都需要維修,自己的修了,那麼其他人是不是也得維修,如果不維修,那麼自己就是在搞特殊。一切爲他所做的特殊事情,他都非常生氣。故鄉的房屋,他幾次動員當地政府給拆掉,不允許大家過去瞻仰,並告訴大家都去瞻仰毛主席的故居吧,他的就不用留着了。由此引發的小趣事還有很多呢。

所有這一切都可以看出,周總理大公無私的品格魅力,他的一生致力於做人民的公僕,一切爲人民着想,愛護關愛百姓,對任何人都平等對待,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癌症最後階段,他都沒有停止自己的工作,燃盡自己最後一絲力量。周總理精彩的外交風采,收穫了世界各國朋友的讚賞和認可,他的逝世,不僅國家上下舉國哀痛,聯合國爲其降旗默哀,世界各地的頭條新聞,都在爲之傷痛。閱讀之後,讓我內心升起一股暖流,匯聚成愛國力量和崇高的敬意之情,周總理的人格魅力是我們的榜樣,也是我們無法逾越的高山。

30年的成長,也讓我看到祖國的強盛和發展。身爲華夏兒女,我們到自豪和驕傲。向偉人致敬,因爲你們,纔有今天的盛世繁華,和平幸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