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年味 ■爆竹煙花■

 從除夕到十五家家有本喜譜,如實記錄着年味:今天我們一起把“過年喜譜”往前翻三十年。

  

過年有聲有色。

其聲不外乎鞭炮煙花、鑼鼓笑語……

 其色包含張燈結綵、佳餚新衣……

  聲色交匯下自成年味。

記憶中的年味因人而異:就象糯米年糕愈往內烙味兒愈濃。

  ■舞獅玩龍

記憶中,舞獅玩龍盛於70年代、普於90、00年代。

  以岳陽平江爲例  ——  70年代三市安定一帶這是個必不可少的大衆年歲文藝節目;每到正月,三鄰四村龍獅出動、小則一兩頭、多則數頭於村頭鎮口彙集——那一波熱鬧呀!

  龍色爲金、獅色爲紅。

鼓樂聲中龍騰獅躍:一隊隊一列列在春寒料峭中開進,每到一處鑼鼓叮嘭、衆人共迎、鄉友開顏;那時的龍獅不一定浩浩蕩蕩:卻能一下子吸引住男女老少……

  獅爲主角。

耍獅的以精壯勞力爲主:或是村裏的武術高手、或是大隊裏的風雲人物;耍獅人不一定牛高馬大、但一定得靈活有氣力,足以把那獅一路耍到堂屋地坪。

 耍獅鑼鼓必須賣力——  沒有鑼鼓鞭炮、獅之威武失色幾分。

  正月的獅神氣活現威風凜凜。

  它撼動着地氣、升騰着喜氣。

在平江,民間有“耍黑頭獅”一說:黑色代表兇猛無畏它又代表剛烈霸道狂放,故少有人耍黑頭獅。

 所謂“黑頭獅”獅頭爲黑色:而正月的主色爲紅、此獅反色而行可見其彪悍……

  再說玩龍。

正月玩龍,普於全平江。

尤以正月盛。

  除初一外,可以連續玩到十五元宵節;平江之玩龍經歷從小到大、從寡到衆的演變——

 不得不說一種由毛孩子主玩的“稻草龍”:三五毛孩子執着木杆上插着一束稻草紮成的龍身——  上插點燃的香火:這龍還有一個龍形的頭;稻草龍是平江民間最原始的玩龍:或者不需要鼓鑼助威、但一定要玩得劃溜活泛——  它同樣可以穿街過巷登堂入室、同樣能獲家戶鞭炮的迎接和賞封打點。

鑼鼓叮嘭草龍到,家家戶戶放鞭炮。

  正月裏舞獅玩龍的與圍觀的一個個心花怒放: 平江人壓根不能忍受沒有龍獅的正月!

  斗轉星移。

90年代起平江的龍玩出了名聲:以伍市、加義兩地著;伍市有“九龍鬧春”!加義有“初八春龍”!

  伍市的九龍在玩到巴陵大街後一路聲震三湘:這可是同時同場玩九條龍呀!凡九龍所到處、萬人空巷、人歡馬叫何其震撼!

  而在平江加義,每正月初八必有金色巨龍起舞:從早晨到晌午、震天的鑼鼓直把小鎮抖擻到歡天動地……

  正月的平江獅可以小巧,但龍卻得盛大——  這春必須是要鬧的、在龍的騰雲駕霧中鬧春更痛快淋漓。

 ■爆竹煙花

如果說龍獅喧囂威武,那爆竹煙花則古樸無華。

  在平江邊遠山村可能沒有大型龍獅、但一到年關爆竹煙花千百年來總會響遍大小角落。

 爆竹聲從不缺席平江的春節。

  70年代孩子們哪個口袋裏沒幾十個爆竹:“一根香、一把爆竹、一個布袋”是熊孩子正月的寫照——到哪放到哪!地坪裏、街角邊、牛欄旁、水塘邊……爆竹的零星小響代表着孩子們自由快樂。
“大爆竹細爆竹,打完爆竹上桌喫肉”。

 最過癮的是接春、喫年飯、接新客的那掛匝子鞭——  因爲這是連珠炮:解開一匝鞭點燃後代表閤家喜慶的非凡時刻到來,沒有鞭炮的年飯終歸不過癮!年飯的鞭得響亮而連貫——  寓意爲團圓通達。

  再說煙花。

先前有“沖天炮”、“萬花筒”、“滿天星”——  因爲小巧便宜成爲正月孩子們的標配;大年30的晚上,爆竹不夠煙花湊:爆竹炸去年魔、煙花則讓大地流光——照亮千家萬戶。

 90年代過年,平江一度大放煙花。單位統一放——  場面大有看頭;家戶輪番放——  看誰過年更熱鬧;樓上樓下鬥着放——  暗地裏較勁!

  30夜轉點起連續40分鐘——煙花照得大地如同白晝: 撿紅包發短信可以不用開手機燈;真可謂“火樹銀花不夜天”!

平江人過年或可以沒有龍獅,但決不可以無爆竹煙花  ——  全埠禁炮時代一度銳減了城鄉大地的光華,但不足矣滅絕老少對爆竹煙花的留戀懷念:過年的大味道就叫熱鬧!

 “冷冇銷遙的過年”平江人不喜歡!

 ■貼春聯

萬家歡樂迎春時,此物無聲勝有聲。

 過年是人間“色香味大滿貫”:玩龍舞獅打鞭是聲、那貼“春聯”當是大春色。

平江是湖湘崇文尚武名地,坊間喜舞文弄墨者衆——  一支毛筆寫春秋。

  平江春聯文化表現:初爲買、後爲現寫。

70~80年代春聯新華書店  塊把兩塊錢可買一副;後彩印技術日益發達加上文藝人才輩出,平江年關總有“現寫春聯”之精彩場面~  那些毛筆字高手揮毫潑墨、讓自己的字進入尋常百姓家!

  字是門頭。

在平江大過年一種叫春聯的字理所當然成爲萬門之頭。

 平江人愛春聯先是愛紅紙的喜慶、愛墨或金色的流光,再是愛對仗漢字的寓意。

 一副春聯:得在大年初一前隆重貼上門頭;誰來貼?爺爺父親最好、也可以是家中的未來之星;怎麼貼?先打掃乾淨門頭門框——  一個貼、一個站門口看:春聯分左右、不能貼歪斜;端端正正貼好的春聯代表一家老小對新春的無限嚮往。

有春聯的門戶充滿書香喜慶。
忘貼春聯的人家純屬隨便不講究。

春聯是指路燈、是大地音符、是書香年味。

  ■耍春牛

同是鬧春大戲,相比於龍獅、“耍春牛”更接地氣。

 

耍春牛在平江年代久遠,始於唐宋、盛行於安定、三市、加義、梅仙等鄉村。

 平江是農業大縣。

 牛是農家寶。

“牛嘖肯喫草,犁田腳勁好”。

 “耍春牛”這一民間鬧春表演形式生動展現出農民對來年五穀豐登的美好向往。

“耍春牛”的班子大:表演人員衆多、各司其職——  犁田漢、牛、農家女……依次出場;鼓樂自然少不了——  胡琴、拋天鑼、鈸、鼓……

這是一臺很熱鬧的鬧春戲!

 一班人馬,依次上場:排頭燈、牡丹、漁翁、蓮花、樵夫、菊花、村姑、牛、牛夫、書生……

東家鳴炮迎春牛於堂屋後吟唱開始,排頭燈置於堂屋家神下;此時鼓樂齊鳴,畢、“牛漢、牛、村姑”開始耍春牛!

  牛要耍的活。

牛在前頭跑,夫在後頭攆,姑在一邊巔……

  拉、扯、打、摸、嘻、牽……

 吟唱加旦醜滑稽表演生動再現出牛與農家的質樸感情,節目近尾聲時牛夫與村姑互嘻互戲將節目推向高潮,滿屋歡聲笑語。

 “耍春牛”節目具一定難度係數:演員要求吹拉唱吟全會、並具一定傳統文化知識、喜樂笑唱中表達出農民大過年的熱鬧之情。

正月孩兒們也耍“小春牛”——  倆仨個,走頭的肩個紙紮牛頭、後邊跟倆個背討賞袋的:凡小孩只要勤快都可以耍這種小春牛~  轉悠一上午能掙上百十元賞封煙糖:這是次要的,主要是好耍。

耍春牛的小孩文藝範逗人喜歡。

   ■年飯及其他

記憶中的年味用一句直白話描述就是:  喫耍一條龍。

 

平江人過年的喫很有講究。

最隆重爲“兩飯”:年飯和春飯。

 年因歲生,飯因菜生 ——  過年美味大菜依次登場:臘豬腳、臘肘子、薰魚、臘豬頭、羊肉……

 豬腳煮油豆腐、肘子清蒸、豬頭爆炒……

 再貧苦的年代喫肉也不犯愁——因爲平江家戶有養豬的習慣。

 “一頭大年豬,農家半年肉”。

 過年,哪家柴房裏沒幾掛子臘貨。

 過年,哪家竈房裏不肉香飄飄。

 臘肉得大塊喫:煎或蒸,煎臘肉香脆、蒸臘肉肥沃……

 “臘肉打鬥油腸肚”——  怎麼辦?
 在初春田間長有嫩油菜:斷其嫩枝七八根切細現炒、叫“油菜鳳”——  一碗過年去膩的時令青蔬;家家戶戶大塊喫肉時少不了它。

  該喫年飯了!

早幾十年前年飯得在大年卅那天喫!中晚飯均可,但開飯有講究:通常要等齊家裏所有人到堂纔開飯、人齊鞭響時年飯隆重開始——  一家老小歡顏悅色:舉杯祝福、互挾魚肉其喜洋洋矣。

  早年喫年飯頗有禮儀講究:長輩先落座、大菜擺桌中間、碗筷依法擺放、用心照看小孩以免席間打破碗杯……

俗語云:“關起門喫飯”——  在平江指的是喫年飯、此時若有一生疏人闖入飯局主家表面上高興其內心卻未免忐忑。

  平江年飯菜組合常爲10、12:指大小10~12道菜,寓意爲十全十美月月紅。

如果說“一頭年豬”成就了一個熱鬧年,那過年期間三親四友間的走動便是對熱鬧年的交流與總結。
 真實的年味決不是各自爲據電話寒喧  ——  “走親戚”這一過年傳統筆者忍不住仍要給大家講講。

平江親友間友好往來叫“走動”:一年三節尤以春節爲盛。

“初一崽,初二郎”:大年30夜晚輩要請長輩“辭年”,初一大早子女們須請長輩娘爺拜大年、初二則是女兒閤家回孃家請岳父母拜大年;此外十五前叔伯、舅姨、姑爺、姐妹兄弟間互拜年……

 可以成羣結隊——  這樣才顯人丁旺盛、又必須客氣準時:初一初二兒婿得對號入座不可錯位。

 “走親戚”是過年的一道大程序:前後15天之久。

 那年月,車少路差;城鄉泥路上人來人往、新衣錦裳、拖娘帶崽,走一次親戚老少步行幾十里路是常事:更有挑籮擔走親戚者,一頭魚肉蛋一頭熊孩子……

如今條條大道車馬疾,少了步行的人馬、多了各色私家小車;不見了籮擔、不見了鄉道上邊跑邊打爆竹的孩童……

 走親戚的熱鬧場夥全濃縮到後備廂裏去了——  打開小車後備廂那油呀、茶葉呀、蜂蜜呀、蟲草呀……真個兒應有盡有!

“走親戚”變成了“坐親戚”:全坐小車去。

 喫一餐“尖際菜”嘴巴一抹再趕另一家——  相比從前味兒大變,卻凸現出了現代生活的快節奏!

無論時代如何進化,無論觀念如何更新——  春節的年味永遠離不開一個人情味:親情在人情方長久!親情在公路才擁堵!親友之間多走動相處,才真切自然,這樣喫起肉掄起酒杯才暢快自在!

  大家以爲呢?

年味:一種任何節日無法替代的味兒!

  年味:一種始於年豬臘肉香氣的煙火味!

年味:一種圍桌喫笑老少偕歡的氣息!

  年味:一種現代美食衝擊傳統佳餚下滋生的心頭快意!

年味:一種閤家團聚尊老愛幼的融融人氣!

  年味:一種充溢人間酒肉香的幸福時空!

 懷念如是之絲絲入扣而自然。
 因爲曾經的年味太醇香。
  記憶如是之清晰濃郁。
  因爲從前的年味餘味無窮。

着眼現實——  美麗的家鄉幾經商風經雨:城鄉沒有了大差別、市民農家香車寶馬新居、臉上掛滿相差無異的幸福氣息……

展望未來 ——  國泰民安,路路小車奔大康!

“開寶馬大塊喫肉”,“住洋房不差臘魚臘肉”,“兒女財寶歸家老人不孤獨”,“一路平安日行千里不堵”——  這不正是大家正有意無意謀劃下的現代年味嗎?

  從前、今年、正月……

  差什麼不能差年味。

  少什麼不能少團圓。

  多什麼不能多糾結。

  缺什麼不能缺人情。

  

牛年春節天地樂,嶽州巴陵譜華章。
  年味如是說。
『本文已收入2021年2月21日《岳陽日報》雲夢特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