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說無益,執行與學習將決定你的未來

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寫過,“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

從古至今,人們對時間的流逝有很多感慨,但時間是抓不住的,管理時間的說法也並不靠譜,我們能管理的只有自己,要想盡一切辦法真正瞭解自己,感知世界,然後在促進自己與時間的關係,讓我們與時間做朋友。

管理

瞭解到這一點後,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培養對自己的管理能力了。

首先,試着記錄每項任務所消耗的時間開銷,方便後期估算工作量。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定一個計劃列表,把要做的事情用紙和筆寫下來,落實到紙面上,其中一列寫出要做的任務,通過判定任務的完成與否對目標達成情況,將任務分爲重要、一般、不重要,這樣也更方便我們做決策。

《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書的作者李笑來,關於制定任務列表分享瞭如下經驗:

·大多數情況下確實沒必要製作列表,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度即可。

·最好的列表記錄工具是紙和筆。

·列表沒必要工整,不要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如重新謄寫列表

·列表一定要隨手可及。

·最重要的任務永遠只有一個,真正緊急的事情少之又少,判斷它是否對目標有幫助。

·製作專門的下一階段任務列表,不要在整個任務完成之前中途更改列表中的項目。

·給你的每個任務制定一個核對列表,對列表內容逐一覈對,確保萬無一失,列表一旦開始執行就堅持到底。

紙上談兵是無用的,行動與計劃同樣重要。有了以上認知後,我們要做的就是去實現它;切記不要回避困難,如果遇事就選擇逃避,再多的任務管理技巧都是無效的。

當然我們也要承認變化的存在,但並不受挫於改變,因爲做任何事情,我們可能都要經歷逐步熟悉、摸索、反思、捲土重來的過程。

在執行過程中,我們要學着像一個項目管理者一樣思考問題,通過關注方法,拆分任務,確認每一個子任務都是可完成的;接下來給大腦打造一個“多任務操作系統”,將兩個任務並行完成。

不管遇到什麼任務,都應該對其認真審視,同時向自己提出一個問題並想辦法回答:怎樣纔算做好?最好寫下每一個預定的驗收標準,最基本的驗收機制就是針對最終結果的。

學習

有了對自我管理的過程,我們還要不斷的學習;學習是人類所有能力的延伸,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行爲。

所有人獲取知識最基礎的手段是“體驗”,比“體驗”更高一點的是“試錯”,在“試錯”的基礎上,更聰明一點的手段是“觀察”。

“觀察”拓寬了我們的學習範圍。我們依靠觀察常常可以從他人的經歷中獲得經驗或教訓,進而轉化成自己的擁有的知識。

除了“試錯”“觀察”“閱讀”之外,正確的思考,纔是獲取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的主要手段。

開啓心智、正確思考,更值得我們投入時間與精力。

永遠保持學習的心態,把那些目前無法理解的觀點記錄下來,這種反芻能力會使我們避免成爲選擇性輸入的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做任何事情的關鍵都在於行動,如果停留在方法上永遠不可能收穫成效,對此感興趣的你,不妨試一試這種方法,看看它的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