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孩子成绩在班级的排名?

孩子上学了,他的成绩是每一个家长最关心的事情。不少家长从孩子上学开始就比较关注孩子在班级的排名,那么孩子的排名第几家长就可以放心?


我认为,无论孩子在班级排名多少,家长都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

关注学习不代表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在班级里的排名。

有一个研究表明,在班级排名第七到第十七名的孩子最有出息,潜力巨大。所以,在小学阶段不要太苛求孩子的名次,因为孩子的成绩还不稳定!


小学阶段重点应该放在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自律能力的培养上!一个有着良好学习习惯,会学习,对学习有兴趣的孩子,相信成绩也不会太差!

我的孩子小学在班级也就能保持在15名以内。上初一时因为遇到老师不给力,加上我们的忽视,成绩掉到级部排名六十多。要知道,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所在学校每年也就十几个!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初二开始从预习抓起,到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方面都注意加以引导,调整他的状态,成绩才慢慢赶上去。

升高中时,成绩超分数线四十多分,全市排名一千二百多名,而本地高中全市排名八九百才能保证本科达线。

做为父母我们只能沉下心来继续引导,心里焦虑担心都不敢在他眼前表现出来。我们尝试跟孩子沟通,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他,让孩子自己知道发力学习。

我们始终坚信:孩子本身才是成长的主体,其他因素都是外力,对孩子只能引导,疏导,帮助,支持!

孩子上高二时,我们分析形势给他听,让他逐渐明白自己的目标,加上高中阶段学校的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孩子学习上看起来一直在努力,但是成绩仍然是忽高忽低!最好的时候七百多名,差的时候接近一千。他们班总共五十四名同学,在班级最好名次十七,最差名次到三十一。

高三最后冲刺阶段,一模成绩刚到一本线,二模直接掉了很多,我们都放弃了孩子能考上一本的期望了……

但是在孩子面前我们一直都是鼓励他,帮他调整心态,最后高考成绩出来,高出一本线五十多分,虽然不属于拔尖的学生,但对于他自己来说是属于高中三年最好的成绩了!

抱着大不了上个二本学校的心态,孩子居然上了一所211大学,我们也算很满足了!

所以,我从中体会到:作为父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孩子的希望!无论孩子成绩怎么样,关键要看到孩子是否在努力,是否有需要家长调整的状态,是否主观在尽最大努力!


我一直不太看重每一次的具体成绩和名次,而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是否具有持久的努力,做事是否有毅力等方面,我觉得让孩子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和成长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我还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每一个孩子都会长大,大多数都终将成为一个普通人,只要父母尽了最大努力去引导,孩子尽了最大努力去争取,在正向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孩子的未来一定是充满希望的!

以上只是我个人观点,也许具有片面性,但总的来说:小学阶段,孩子的名次不是特别重要(当然至少要在中上游,不是特别差),重要的是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帮助他找到成绩不好的原因,加以纠正,孩子才能慢慢进步,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前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