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无奇中的欲说还休



    ---闲读韦庄《菩萨蛮》组诗

读韦庄的词最适宜在清风明月之下,只有一个人的夜晚,给人无穷的回忆与遥想。

            五代时期的著名词人       

韦庄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是大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代表人物,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于世。在词坛上,韦庄与李煜、冯延巳并列为五代时期的三大词人。冯延巳不仅是著名词人,还是朝中重臣,曾三度入相,官至太子太傅。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影响较大。南唐后主李煜更是大才子,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他的词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别树一帜,成就最高,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粉丝无数。真是没办法,同一时期的“对手”太过强大,让韦庄多少有点受冷落的意思。

但你要是走近他,静静地读一读他的诗,或许会对他有更深入的再认识。

从风格上看,韦庄的词更贴近白话,也更有叙事感,平淡无奇又蕴藉无穷。后代学者对韦庄的评价莫衷一是,我且例举几个正面评价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他的词为“骨秀”,也就是说“外表疏淡,骨格秀美”;吴梅在《词学通论》直接说“词之工拙,以韦庄为第一,冯延巳次之”,在五代词人中最捧韦庄;胡适更是喜欢韦庄,“一扫温庭筠一派缜丽浮文习气,在词史上,可谓一开山大师”。韦庄的词简单明白,接近白话,和推行的白话文运动不谋而合,呵呵,不知道这算不算名家的自我宣传呢。

 


          杜甫的坚定追随者     

提起韦庄和杜甫,很多人都觉得不搭调。没错,一开始我也觉得有些生拉硬拽之嫌,这两人诗歌风格、表现内容都感觉不是一个路子。翻阅了资料,研读了作品,才发觉两人真的是有很多共性之处的。韦庄生卒年代约为公元836-910年,比杜甫晚了一个多世纪。韦庄应该是从杜甫的作品中喜欢并仰慕他的,是“诗圣”的坚定追随者,也是“诗史”的传承者。单从这一点来说,我对这位花间词人便又多生出些好感来。韦庄天资聪颖,是一位诗词兼擅的作家,他与杜甫有共同的政治追求,相似的人生遭际,在艺术审美上也有着高度的契合,仿佛是一对异代的知音。韦庄在选诗与创作上都直追杜甫,有“老杜笔力”之赞誉。其实,用心比较不难发现,韦庄的生平经历、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和风格韵味与杜甫及其诗作有着极其相似之处,他的诗歌也能从读杜诗中找到影子。韦庄的长诗《秦妇吟》深受杜甫“三吏三别”影响,他的村居诗也受到杜甫草堂诗的影响。看看我们熟知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是不是很有“清丽”之风呢?

同病相怜的人们更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如同白居易遇见琵琶女。杜甫生活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韦庄生活于晚唐五代,经历了唐王朝由衰而亡的历史过程。韦庄的忧国忧民之作可以说是杜诗在晚唐五代的有力回响,为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韦庄能自觉学习杜甫,有意识地继承“诗史”传统,以诗笔书写历史,继承、实践并发展了杜甫开创的“诗史”精神,实在是诗坛之幸事。

公元902年,韦庄如同杜甫潦倒终生流落他乡,却始终不忘忠君、忧念黎元之襟抱和诗章,终于于成都浣花溪寻得杜甫草堂旧址,修缮草堂,结茅为室,搬了进去,穿越百年与偶像脚踏一方土地,共饮一口井水,以“浣花”名其诗集足以显出真情。

   


      《菩萨蛮》背后的故事

韦庄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

其一

红楼别夜堪惆怅,

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

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

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

绿窗人似花。

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其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

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

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

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

白头誓不归。

其四

劝君今夜须沈醉,

樽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

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

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

人生能几何。

其五

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

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

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

忆君君不知。

  对于这一组词的背景与含义,研究者们歧说颇多,扑朔迷离。或许正因为这样,更增添了魅力。这是一组漂泊江南的回忆之作,这背后应该有很多的故事,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心酸。有一些能写出来,有一些不能写出来,还有一些倒不清楚。我们后人能做的或许只能从字面上简单理解一下,适时想象一下,感情上同情一下,继而与游子共情一下,如此而已。

 


第一首便落入回忆,想当初他和妻子分手,离开洛阳前往江南,离别之景仿佛还历历在目。“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这两句最为动人,用白描手法写离别时妻子叮咛周至的情景,情真意切。词人回忆当年“绿窗人”给自己送别时用劝早日归家的殷殷深情,通过对方写自己,当初妻子有多么不舍,今日自己就有多么想归家,思念盼归之意油然而生,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两地分居,相隔千里,常年不见,很多事情也不由自己掌控了。第二首写得最好,也最为有名,来到江南的此人被江南的美景、美人迷住了,结果不想回家了,把江南的美景写到了极致,把游子思乡的矛盾也写到了极致。第三首中可以看出词人的自恋,应该是一首怀念回忆之作。都说回忆是美好的,那时的他还年轻,风流倜傥,被江南歌女们群起而追慕。第四首不太好理解,争议也颇多,甚至有人认为应该删除。但我很赞同叶嘉莹教授的观点,删除了便“割裂了一个完整的生命进程”。这是主人劝客之词,“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所写的正是强做欢笑的辛酸。如果再不珍惜今天“春漏短”的光阴,今天的欢笑,今天这“酒深情亦深”的感情,明天也都不会再存在了。第五首是最深情的告白,也是最悲情的觉醒,最离乱的国恨。“我凝眸含着幽怨注视着残阳,在思念你,你却不知道。”韦庄客居洛阳,正是国家多事之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自己也是浪迹他乡一事无成。

  五首词已然是一个整体,不可分离,像一个个画面扑面而来,又似一个个故事断人心肠。你看,意气风发离家做官的词人来了,陶醉于江南的美景美人之中的词人来了,风流潇洒流连于风尘之中的词人来了,在畅谈中强作欢笑的词人来了,面对国破山河,年老漂泊的词人来了,从风流青年走到了苍苍暮年,百般滋味欲说还休,韦庄用平淡无奇的诗句表现包蕴丰富的情景,清丽自然又隽永无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