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输入”这件事,我是认真的

1. 寻寻觅觅,认定你。

回想自己过去的三十多年,也就在小学时沉迷于读书,后来仅仅为了升学而读书。然而,小学时从书里获得的能量的幸福感就像深藏于海底的宝藏,虽然,我看不见它,但它依然在发光。

大学毕业后,我以为以后就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了,不再有老师、家长、考试来束缚我。在浑浑噩噩十年后,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感觉自己在一步步滑向没有知识,没有内涵的人群,想一想,这太可怕拉。

我也需要做点什么,证明我不是那个朝八晚六的浑噩之辈。反复思索,行动。用了四年时间,终于踏上看书学习、写作的路上。这是我这一生不做会后悔的事。

由于没有阅读兴趣和习惯,二零一九年,刚开始的我,拿一本书,看不了多久就坚持不下去。为了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我选择了东野圭吾的小说,一本接一本的读。读了十几本小说,人养成了能集中注意力于书中的习惯。后来,我看书的范围不再限于小说,各种书都看。

二零二零年,因为疫情,也不能出去。我就把时间都用在了看书上,二零二零年可以说是我看书写作的起始之年。这一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看五十本书,写十万字。不论看后的效果是啥,写的文章咋样,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是继上学改变了我的命运后又一次让我切实体会到了自己对自己人生的可控性。

这种感觉是幸福的,也是自豪的。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写作的提升,我也看到了自己在这件事上的瓶颈。理解力差,记忆力不好。这是一个硬伤,但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在这件事上,我还会再进步。

2. 前路茫茫,再接再厉。

二零二一年,又是新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同样给自己制定了阅读,写作的计划。今年的目标依然是读五十本书,写十万字。

但方式变了,五十本书可能是同一本书,也就是说,我有意在训练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内化能力。所以,我把阅读的方式放在反复上。今年的计划还有一个可操作性,那就是年计划月化。

大目标变小目标,容易完成,容易给内心以成就反馈。

在这件事上,我才努力了一个年头,除去上班,照顾孩子,家务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大部分我都用于这件事了。一年下来,后来随感觉好久没联系朋友了,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的努力,不知道结果,但很充实。

前路漫漫,但我总有个美好期望,有一天我也能写一本书。

3. 学习这件事不是容易的。

学习这件事不是容易的,同一本书,这次看,和在这次看了以后再看,以及过了很多年再看,大脑获得东西是不一样的。

既然,学习这件事是不容易的,那我们就要在学习的坎坷道路上不断给自己鼓气。

常常,当我写出的文章不满意,心里总生出自己不是这块料的丧气想法,但又想想,有多少平平的人,通过努力,都取得了成绩。即便,我是最笨的那个,只要努力,不放弃。我想我上不了山顶,也能到达半山腰。于我自己而言,半山腰也有半山腰能看到的美丽风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