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的祖宗》:讓歷史活起來的讀史隨筆

《阿Q的祖宗》是李喬的一本雜文集,收錄了他博覽雜史的隨筆。作者李喬在自序中直言自己對史學的大課題敬而遠之,喜好雜史,“喜歡讀也喜歡寫能讓歷史活起來的讀史隨筆”。這本文集正如他所言,都聚焦在零散的歷史細節,多數用較短的篇幅談一個小問題,就像茶餘飯後突然提起一個話題,聊完輒止,乾脆利落。

《阿Q的祖宗》共分爲“有所思”、“有所考”、“有所辨”、“有所讀”四輯,四輯的文章各有側重,不過差異未必有那麼明顯。比較而言,個人更喜歡“有所考”部分的一些文章,比如《獄神考略》《衙門胥吏祖師爺小考》《起個“顛撲不破的諢名”不容易》等幾篇,補了一些冷門小知識,很有意思。當然,其他三輯也有很吸引人的文章,比如《陳寅恪也幽默嗎》讓人瞭解陳寅恪的小故事。

作者李喬喜歡做一些考證工作,著有《行業神崇拜——中國民衆造神史研究》《中國師爺小史》等作品,可見他對行業崇拜、師爺行當這些題材很感興趣,並且原本就有深入的研究。所以,《阿Q的祖宗》中收錄的《獄神考略》《衙門胥吏祖師爺小考》可以算是作者在這些主題研究成果的精華所在。

相對於觀音、佛祖這些宗教信仰方面的神祇,行業神似乎沒有那麼大名氣,但也同樣是從事相應行業的人日常不會遺忘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虔誠地在一些不同的行業供奉各自的神,祈求事業有成或祈祝平安,比如木藝工匠都拜魯班爲祖師爺,這是人所共知的,在其他行業,這種習慣也並不少見。

獄神並不是爲大衆熟知的一種行業神。大體上來講,獄神是掌管整個監獄的神,所以管理監獄的獄吏獄卒和獄中關押的囚犯都會敬奉獄神。根據李喬的考證,在不同的歷史時代,曾供奉不同的獄神。最早從東漢時期起,皋陶被供奉爲獄神。宋明以後,皋陶逐漸被蕭何取代,同時也有供奉曹參作爲獄神的。到了明清時代,除了蕭何以外,亞孻(讀作“阿來”)也被供奉爲獄神。

皋陶是堯舜時代的刑獄官,蕭何制定了漢初的法典,他們被供奉爲獄神毫不意外。亞孻被奉爲獄神卻很有意思。根據康熙時代鈕琇所作《觚剩·續編》卷二“亞孻成神”中記載,亞孻是明朝萬曆年間增城縣的一個獄吏,歲末時私自放思家心切的幾十名重囚犯與家人團圓過年,這些重囚犯在年後也如約返回獄中,沒有任何人藉機逃走。亞孻因而盤坐鼓掌大笑而死,最終被奉爲獄神。

亞孻成神的故事,就是讓歷史活起來的一個例子。作爲獄吏,亞孻在維護監獄秩序的同時,也能夠理解囚犯作爲普通人的感情需求,慈悲爲懷,便宜行事,給這些重囚犯與家人團圓過節的機會,而不是死板地遵從管理制度,毫不體恤囚犯們思念家人的心情。他的做法,在遵守制度的同時兼顧了人情。作爲有溫度的執法者,以此得到囚犯們的尊重和愛戴。

《起個“顛撲不破的諢名”不容易》中講到魯迅不同綽號的來歷,這些綽號也是讓歷史活起來的例子。比如幼年時候鄰居給他起的“胡羊尾巴”的綽號,就是紹興方言裏形容小孩子聰明、調皮、活波的詞語;讀書時候同學給他起名“家幹”,是因爲他很顧家很能幹;在日本留學時,因爲用行走的富士山形容盤起辮子的清朝留學生,又得了個“富士山”的綽號。這些綽號背後,都是魯迅成長中的一些鮮活的生活片段,記錄着完整的魯迅的一個側面,讓魯迅的形象更加活起來。

歷史不只是冰冷的記錄,更是鮮活的記憶。作者李喬喜好讀雜史,總是能從小處着眼,發掘歷史畫布上鮮活的紋理,從中讀出樂趣來。讀活的歷史,寫活的歷史,這也是多數歷史愛好者的趣味所在。


2021.03.08霧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