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年少2——春游未游

第一次知道生活中真有春游这回事是在上了初一后听班上同学说的,在那之前春游只是书里的故事,并且还以为只是城里娃的专属。同学说他们春游的时候去了猪头山——那可是我们镇里有名的名胜景区,见识到了清泉自流、回声嘹亮的猪鼻拱山洞,和书里一样带着饭团糕饼等食物,一路走一路欢闹……同学说的时候也是难掩愉悦,我们听着的人更是羡慕嫉妒:同学所在小学与我所在小学相隔不过三五里路,怎么他们学校就带他们春游了呢?虽然去猪头山至少要走个二十里路,但是能去春游一趟,我们也不会嫌累的,还很乐意的。唉,我们的小学生活真是无趣!不知道初中会不会有春游呢?

带着疑惑和期盼过完了初中三年,果然期望还是落空的:那三年当中不仅没有春游,连提都没人提过,“”春游”一词早被遗忘了。

后来上了高中,习惯性地不再想春游这事了。正好也大点了,知道不管什么游,只要出门就得有花销,所以甚至都有点期望学校或者老师最好是永远别提什么春游之类的事,耽误时间浪费钱。可是高一班主任是个年轻人,还是有点花花心思的,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居然组织春游!说是春游,实际已近初夏,虽繁花不再,但草木葱茏,出游也算合适。班主任没有在班上大肆宣告,也许是没有学校的部署,也许是预计到了人员不丰,所以他只是课后和部分同学——成绩好的接触多的那几个表达春游活动意向,然后让同学们口口相传、自发报名。有成绩不好的同学不好意思与老师同行,有的人也许家里不支持春游开销——三五十块也够我们两个礼拜伙食费了,也有像我这样自愿为家里节省开销的,所以最后成行十来个,占用的周末时间,去的是县里精心打造的泊山洞景区。同桌游玩回来兴致勃勃地跟我说了一些趣事,而我不再是满心羡慕,日渐成长的我经历了无数现实的我早已自行培养起了无趣感和对花钱凑热闹的免疫。如果说有所感想,那就是希望以后有机会了再去弥补——到时看遍想看的没看过的风景。立志,算不算是羡慕嫉妒的最高级别?而且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次春游的照片里同桌的样子,所以说,羡慕是有的,遗憾也是一定有的。

然而,志愿虽立,实现却无期。过去的数十个美好春光,辜负了不知多少,想看的景还没有看遍。未来是否可期,实在难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