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然人生(五)相轻与相亲

            相轻与相亲

                文/灿然

      自古有“文人相轻"一说,我亦深信不疑。确乎文人们个个清高自负,常常孤芳自赏,且人家确有值得骄傲的本钱,无怪乎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格言,既然文章各有千秋之妙,那当然就让文人谁也不信服谁!如此结果自然是文人彼此不屑于对方,不相轻才怪呢。

        我虽非文人,却有幸结识了家乡作协的一帮大咖们,如石潭,寒冰,开眉,陈可等各位老师,这些大咖具备学富五车,与人为善,谦和有礼,坦诚相待的人品文品;还具有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提携,低调做人的行事作风,在不断地交际互动中,他们以言以行否定着我心中“文人相轻"的陋见。 

    创办微信公众号《灿然诗文荟萃》时,我曾听过文友之间他们语重心长地相劝,“别把辛辛苦苦写的文章随便发到微信公众号,都糟撒了!“这发自肺腑的关切之情,让我体会到一种文人与文人间的关心,而并非是我想象中的那种冷淡“相轻"。

        码字的人全知道,投稿刊物,首要条件一般都是原创首发,如果你首发至名不见经传地平台,不仅文章得不到大力推广,而且少有报酬,又丢了投稿首发的身份,再投就难了,真正是浪费了心血,糟撒了。故此,每个作者投稿时,都会慎之又慎。

        对此,潺陵诗人陈可老师却不以为然,她坚持写作是以扬善传道,是以文会友,是修心养性明志。故明知《灿然诗文荟萃》是写字小白我初建的情况下,陈可老师仍几度将自己心血凝成的诗稿托负于我,她以一颗挚热的赤子诗心,以关乎人间友谊人间温暖的举动否定了世间文人相轻的陈腐陋习,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号召并践行文人相亲的新风尚。

 

      昨晚,陈可老师发来一首她创作的诗文,谦逊一邀相互切磋,约请在《与古镇一起失眠》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诗人陈可老师以相互学习的初心及信赖有加地举动再一次修正了我小白会遭大咖嫌弃蔑视的想法,修正了“相轻”之说的缪误。

        诚惶诚恐之中,以我学生之功底,我实不敢大不敬老师作品,磨磨蹭蹭之间,思及开创《灿然诗文荟萃》地初衷,不是聚一帮文友,以文字互动文字,思想撞击思想,举无数荧火虫之光灿烂孱陵诗文星空吗。忖之,提笔借老师的思想,老师的架构,老师的诗眼,以我从诗中得到的意境修之,修出我心中的潺陵文人形象,修掉了我心中“文人相轻"的烙印!

      欣慰人间多温暖多友情,我借着诗人陈可老师思想的翅膀,再拟诗人之心,品味性灵公安!在一句句诗中的妙意里陶醉,我与古镇一起失眠,乐道一篇《文人相亲》! 

    与古镇一起失眠

          文/陈  可

几代工匠在古镇传承旧业

掬一捧护城河水    甜透心窝

古镇在咿咿呀呀的老戏骨的唱戏声中入眠


可就在昨天,来了一群人

将画笔搁浅在古镇

在栈桥上观景

那老去的古镇在一夜间焕发新的生机


阳光转移,古镇又一次醒来

镇东头的石狮是渴睡人的眼珠

枕着一镇的旅游资源

古镇的睡眠被往来的人打扰

失眠也变得如此普遍

 

  与古镇一起失眠

          文/陈  可

数代工匠在这里传承

安居乐业漫长一座古镇

掬一捧绕城河水    甜透心窝

咿咿呀呀的老戏骨的高腔

催眠古镇一座城


可就在昨天,来了一群人

惊艳这一份天长地久

画笔搁浅在古镇

伫立于栈桥观景

静听来自古镇年代久远地声音


阳光转移,古镇又一次醒来

镇东头石狮子千古不变

枕着一镇的旅游资源

看梨云梦暖他乡之客

古镇失眠也从此变得寻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