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源碼翻譯小結2

標準庫翻譯了一大半,真想問候老外全家人。命名真是頭大,雖說新鮮事物要有個好命名是個難事。但太隨意了不彙總修正,也是人爲製造問題。

人學語言,不外乎--“記其音、會其意、固其形、斷其句、定其語、順其言”。表音語言和表意語言,其實區別不大。表意語言就是強在定期彙總--改字比改音容易啊。而且,字詞也容易彙總成體系。作爲現代科技的後來者,中國人不光要拋棄啞巴英語,更應該拋棄啞巴編程。

現在編程語言早已不是圖靈機了。定幾個語法就是個新語言的時代結束了。標準庫,絕對是語言的重要部分。標準庫包含了大量編程體系中的知識。其實,能全部理解一個成熟語言的標準庫,基本就是學完編程了。幸虧有互聯網,補充不少知識。

人學知識,最難就是形成整體概念。一旦形成了,記憶理解都容易了。而現有教育的問題就是分不清楚,何時該“肌肉記憶”,何時該“大腦記憶”。“肌肉記憶”就是苦練。“大腦記憶”就是“復練”。大腦是由腦神經組成的結構記憶,同計算機的尋址記憶不同。腦神經形成結構記憶是需要時間來完成的。在形成前,苦練沒效,反而有害。所有人都感覺母語很容易就會了,上學了,再學習其他的就是個難事,等教小孩時,又容易。就是這個節奏問題造成的。古人說“熟能生巧”,正確的理解,不是反覆做而能生巧,是長時間做而能生巧。也就是,不是數量上的積累,是時間上的積累。當然。時間積累必然會造成數量積累。但數量積累不會造成時間積累。每個人都會遺忘曾經記熟的東西,但不會遺忘常做的事物。這就是時間--信息的傳遞距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