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短篇之王筆下的冷暖人性


文學作品中,那些膾炙人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和引發大衆共鳴的作品,無疑會被更多的人閱讀和傳播。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多數敘述平民的生活,或借喻,或諷刺地揭露反動統治階級對普通民衆的殘暴,反映人世間的衆生相,抨擊世事的不公平。謳歌人世間的真善美。法國作家莫泊桑、俄國作家契科夫和美國作家歐·亨利被譽爲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他們充分地把人性中的真與善,假與醜,淋漓盡致地通過文字表達了出來。

1.他們是世界三大短篇之王,寫作風格殊途同歸。

《莫泊桑、契科夫、歐亨利短篇小說集》,書中收錄了多篇三位大師極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作。是一本集三位世界頂級短篇小說大師的經典於一書的合集。是廣受好評的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作品,是現實批判與文學藝術的結合,是對人文問題和社會矛盾的再次解讀。

莫伯桑是短篇三巨頭之一,著名的有《項鍊》《羊脂球》等。其中《項鍊》描寫的是一個小職員的妻子,爲了追求虛榮,用十年的代價來償還欠債的故事。

故事告訴人們,凡事要量力而行,不能被虛榮掌控,否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雖然承認並接受代價也是一種蛻變,其中的痛肯定撕心裂肺。

列夫·托爾斯泰對契科夫的評價是“無與倫比的人。”自稱比不過他,這樣褒獎足矣說明,他對契科夫作品的評價有多高。衆所周知,契科夫的短篇《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套中人》更是人盡皆知。其中的《套中人》,講述了一個故步自封,思想激進又僵化,看不慣新鮮事物的人,是如何一步步作繭自縛的。

這樣的人在現實中唯實存在,他們自以爲是地認爲,自己纔是的真理的象徵,所有人要按他標準的行事,否則就是異類,他們一條道跑到黑,寧死不改變自己,殊不知,這類人才是要被社會淘汰的那部分。

他們的作品之所以被人們喜愛,共同的特點是犀利的筆鋒,獨特的視角,描寫了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引發了普通人的共鳴,讓人們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寫作界曾流傳一句話,叫“不知道怎麼寫,多讀歐·亨利;不知道寫什麼,多讀契訶夫。”因此,他們的小說成爲衆多寫作者模仿的範文。

歐亨利在短短四十八年的生命中,寫了接近三百部作品,其中的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葉子》都是人們耳熟能詳和深深喜愛的作品。

這兩部短篇,無奈中又充滿溫暖,貧困卻也富有,故事的主人公感動着所有看過或聽過這兩篇故事的人。

他們風格各異,卻又殊途同歸,在鞭撻醜惡的同時,在謳歌美好。告訴人們,世界上不止是冷漠,更多的是善良和愛。

2.因爲同樣的溫暖,德拉和吉姆也成爲上帝互送給對方的禮物。

一塊八毛七,這是《麥琪的禮物》中篇首的幾個字,這幾個字瞬間讓人們看到了窘迫,因爲這麼點錢,在任何國家都象徵着貧困。

圍繞着貧窮展開的是惴惴不安和焦慮,一位愛丈夫的妻子想在聖誕節送給丈夫一份像樣的禮物,窘迫卻讓這份心意難以實現。

歐·亨利用她倒在沙發上嚎啕大哭,來表示她無奈到極點,請想,一個人什麼情況下會絕望的大哭?當然是無路可走時,無路可走,哭是最自然的表現,德拉此時就是這種狀態。爲了強調一下這種情緒,作者繼而用屋內的居住環境,來加強讀者對這個家庭貧困潦倒的認知。

他沒寫屋內的擺設有多寒酸,只是寫了居住的環境都害怕警察誤會他們是乞丐,也就是說,屋裏除了兩個相愛的人,兩顆相愛的心,幾乎一無所有。

而愛是平等的,它不分貧窮與富貴。窮人也有權利享受愛。所以,麥琪心心念念地想爲丈夫準備一份生日禮物。

這時,作者穿插寫出麥琪家最珍貴的兩樣東西,就是說,即使家徒四壁,每個家都有自己寶貴的東西,麥琪家也不例外,他們家最寶貴的是麥琪一頭漂亮的秀髮和丈夫由祖父傳下來的金錶。這也是作者爲結局埋下的伏筆,好像在告訴讀者,既然稱之爲珍寶,他們會永遠好好珍惜。又似乎在告訴讀者,作者既然捨得頗費筆墨,讓兩樣東西來佔用一個短篇中不小的篇幅,肯定有其用意,否則,豈不是多寫了一堆廢話。

然後,作者爲麥琪安排了一個簡陋的衣鏡,鏡子給了麥琪靈感,她要拿走自己的寶貝,換回一個自己覺得配得上丈夫的禮物來送給他。

看着麥琪像小鳥一樣快樂地飛遍所有商場,一個心花怒放的年輕少婦,快樂地穿梭在商場中的模樣呈現在讀者面前,那是從心底溢出的高興和滿足,此時,她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因爲她心裏充滿了愛。

至此,書中的第二個人物吉姆,始終沒有出場,我們看到的只是麥琪的無奈、興奮和些許的緊張,她的這些情緒被讀者一覽無餘。讀者瞭解了,她,是一位深愛着丈夫的好妻子,貧窮沒有減少他對丈夫一絲的愛。

最後,丈夫出現時,看到妻子後那懵懂的表現,和連續兩次的發問:“頭髮真沒有了”。讓讀者有些疑惑和不滿,他難道不喜歡妻子失去頭髮,而產生怨意,或者說,他會不會不喜歡只有一頭短髮的妻子。

按正常的反應,麥琪自然也會這麼想和擔心,所以解釋說:“我的頭髮長得很快的。”從這個解釋,讀者看到了麥琪心裏對丈夫是否在意她短髮的不確定和小心翼翼。

這就是一個妻子對丈夫的愛,因爲在乎而顯得卑微。

然而,當謎底揭開,他們都用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爲對方買了禮物。此時,讀者在長出一口氣的同時,也被他們彼此的愛而感動。

這也是歐·亨利的寫作特點之一,始料不及,猝不及防,出乎預料的轉折後收尾,也被人們稱之爲歐·亨利式結尾。

3.他的生命在定格的葉子裏永存。

同樣,他的《最後一片葉子》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篇中描寫了兩位年輕的女畫家喬希和蘇,因傳染病流行,喬希不幸身患疾病,且病入膏肓,生命在生死之間遊離。失去信心的病中女孩,把自己的生命寄託在凋落的長春藤葉上,隨時準備讓生命跟着最後一片葉子一起凋零。

這篇文章中的伏筆是落葉,讀者的心會隨着葉子的飄落上下起伏,當喬希要求蘇拉開窗簾那一刻,讀者的心是提起來的,會問自己,那片決定着喬希生死的葉子是否還在?

當看到葉子還在時,相信所有讀者都會鬆一口氣,不由自主地想,喬希會活下來。

其實讀到這裏讀者還不知道,喬希活下來是有代價的,代價是貝爾曼的生命,是貝爾曼用他的生命把一片葉子定格在了牆上,因爲最後一片葉子,使喬希才產生活下去的勇氣。

當醫生揭開謎底時,相信,感動的不止是喬希和蘇,還有書本前面所有的讀者。

貝爾曼雖然付出生命的代價,在成全喬希的同時,其實他也實現了自己畢生的夙願,就是餘生要畫一幅傑作,他成功了!

這就和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一個道理,雖然,他的贈予不是玫瑰,而是自己的生命,這或許是贈予者想要的結果,帶着滿足和欣慰,離開這個世界,於他足矣。

4.後記。

據說,本篇畫家的夙願,也是歐·亨利的夙願,因爲他曾經的願望也是當一名畫家。這或許也是一名作家的特權吧!自己的遺憾,可以讓作品中的人物來實現。

這兩篇膾炙人口的佳作中,小說的主人公物質方面雖都很貧窮,精神世界卻都很富有。一個是夫妻情,一個是朋友義,他們的情純粹的像一汪清水,不帶一絲雜質。也說明平凡的真情可以感天動地,化腐朽爲神奇。也說明,人的精神世界高尚與否,與金錢和地位無關,是自身修爲和精神境界的體現。

三位世界短篇之王,用他們的筆,把這些人性中的本質昇華,把各自不朽的傑作留給世人,並解讀不同的人性,真真假假,是是非非,都深藏在人物中。

《麥琪的禮物》中有一句話,“人世間所謂的生活是由哭泣、抽噎、破涕爲笑組合而成的。”既然哭泣是生活的一部分,哭過之後,就要擦乾眼淚,笑着活下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