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王城,比紫禁城还早建成34年,住过一个真实版的“还珠格格”

走在桂林中山路上,东侧忽有高大城墙进入视野。寻一条不宽的路进去,没几步就到了城门口。这便是“阅尽王城知桂林”的靖江王城了。


据记载,宋代时这里是铁牛寺,元代改为大国寺,后又称万寿殿。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此处是藩邸。靖江王府建成于1392年,比紫禁城还早建成34年。从建成到明代覆灭的257年中,住过12代14位藩王。这里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围有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墙。亲手抚摸屹立了600年的城墙,领略着昔日王城的威严肃穆,不由得感慨历史的沧桑。


从外面看与别处的见到的城门没有多大的差别,里面却是别有洞天。从王城西华门进去,上面的榜眼及第坊很是显眼。此坊是同治四年(1865)为殿试第一甲的第2名于建章而立。再往里走在东华门上有状元及第坊,张建勋、刘福姚、赵观文、龙启瑞的名字并列在坊前。而在南面正阳(端礼)门,可见为连中三元的陈继昌所立的三元及第坊。自唐代以科举取士1000多年来,连中三元的仅13人,清代两百多年中仅有2人。陈继昌是临桂人,把用巨石镌刻的牌坊置于王城正门之上,是封建社会给科举成名者的至高荣誉。


崇文尚礼在这里代代传承。清时靖江王府改为广西贡院,从这里走出了4位状元、585位进士、1685位举人,堪称读书人的福地。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王城在历经了民国时期孙中山设立的北伐大本营、桂系领袖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大本营、广西省政府等多重身份之后,最终变成了广西师范大学的王城校区。


绕过正门,选择由东门进入王府。正对门口的就是素有“南天一柱”之称的独秀峰,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气势雄伟。走进月牙池,因泉凿池,形如月牙,曲模水榭,重柳依依。同在东麓的读书岩,存有800年前南宋人王正功留下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摩崖石刻真迹,“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千古名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看看天色已晚,登上独秀峰亲身感受靖江王府的巍峨壮丽已没时间,只好绕着独秀峰走了一圈。这一走,竟是另一番风景。山下随处可见师大的学生,或漫步,或嬉笑,或捧书而读,或低语交谈,少男少女个个洋溢着青春气息,又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日日目睹奇妙自然风光,感受中国传统的建筑、园林艺术,领略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可以说是件莫大的幸事。


师大的学子们是幸运的,而更幸运的是一个叫孔四贞的少女。这是后来听到的一个故事——靖江王府走出去的还珠格格。孔四贞是清朝历史中唯一的汉人格格。她的父亲"定南王"孔有德顺治七年驻军桂林,住的地方就是曾经的靖江王府。南明抗清将士李定国攻破桂林,年仅十七岁的孔四贞一个人逃到了北京,被孝庄皇太后收为养女,封"和硕格格"。孔四贞的一生和《还珠格格》剧中的"小燕子"一样跌宕起伏,有人说她就是"还珠格格"的真实原型。作为罕见的汉人格格,她和"小燕子"一样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