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宋朝進行時(198)十件事

上一篇:[歷史]宋朝進行時(197)包拯](https://www.jianshu.com/p/7f587bb0940b)

第十三章 慶曆新政(二)

198◆十件事

慶曆三年(1043)五月起,趙禎開始頻繁召見范仲淹、富弼等宰執大臣,心急火燎地催着他們提出富國強兵的方略。可是,范仲淹、富弼等人似乎對皇上的要求一點也不感冒,催了好幾次,愣是不沒反應。

范仲淹不交“作業”,並不是因爲懶,他的理由很充分:“凡事都有先後,國家積弊已深,一時半會恐怕很難扭轉局勢(事有後先,且革弊於久安,非朝夕可能也)”。

平心而論,范仲淹的意見很中肯,改革不是請喫宵夜,如果事情都那麼簡單,堂堂宋朝也不至於被一個西夏揍得找不到鼻青臉腫。

一心變革圖強的趙禎並不能理解范仲淹。

九月,趙禎將宰執大臣統統召集到天章閣,一起參觀太祖、太宗的畫像,撫今追昔地搞了一通思想教育,接着又催起了作業:“你們都是衆望所歸的人才,我特地將你們拔擢到宰輔的位置(不次用卿等),凡事利於改進當今國家弊病的策略,給我趕快提出來!”

領導說得已經很明白了,別給我講什麼“從長計議”,我提拔你們也沒有論資排輩嘛,別磨洋工了。
眼見着皇帝放狠話了,范仲淹、富弼等趕緊回去準備功課。可是,他們沒料到,這位年輕的皇帝比他們想象得還要心急。

沒過多久,趙禎又把他們叫到了天章閣,這回比上次還狠,直接給他們安排了桌椅板凳,上面連筆墨紙硯都放好了,你們也別整什麼“深思熟慮”了,今天就現場答題吧!

范仲淹等人一看這架勢,哪敢真的坐下來,趕緊誠惶誠恐地站到一邊(皇恐避席),紛紛表示:我懂了,我會立刻立即馬上提出具體意見!

天章閣問策後不久,范仲淹遞上了一份名垂青史的奏疏——《答手詔條陳十事》。

變革就此拉開序幕,史稱“慶曆新政”。

范仲淹在年輕時曾立下“不爲良相,便爲良醫”的宏願,而此時的范仲淹,更像是一個把脈問診的醫生,他經過一番望聞問切,爲百病纏身的宋朝開出了一劑藥方。

范仲淹的“藥方”足足有七千多字,一共放了十味“猛藥”。

第一味藥叫做“明黜陟”。“黜”意爲“降職、罷免”,“陟”意爲“提升、上升”。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嚴格官吏的考覈制度”。

當時,宋朝官員的升遷實行“磨勘”制,文官三年提升一級,武官五年提升一級,只講資歷,不問政績。這種考覈制度屬於典型的“大鍋飯”,幹好幹壞一個樣。用范仲淹的話說,庸庸碌碌的蠢貨,照樣可以升遷,也不覺得羞恥(雖愚闇鄙猥,人莫恥之),偶爾有一兩個想幹點實事的,反而受人排擠(思興利去害而有爲也,衆皆指爲生事)。如此一來,官場上處處人浮於事、推諉扯皮,幹活效率極其低下。
因此,范仲淹提議打破論資排輩的方式,任命按察使來考覈路級官員,同時要求各級官吏層層負責,對下屬嚴加考覈,並根據政績擇才錄用。

第二味藥叫做“抑僥倖”。這服藥是範醫生針對宋朝的恩蔭制度提出來的。“恩蔭”制度在宋朝徹底用濫了,不但恩蔭的門檻低(中高級官員均有機會),而且花樣繁多,什麼聖節(皇帝誕辰)蔭補、郊祀(祭祀)蔭補、致仕(退休)蔭補、遺表(去世)蔭補、死事(因公殉職)蔭補、邊任(邊遠地區任職)蔭補等等。據範醫生統計,如果一個學士以上的官員任職二十年,一輩子下來可以讓親戚子弟二十多人得到官職。等級高一點的官員就更誇張了,比如王旦死後,朝廷爲了顯示特別的恩寵,一次性將他的兄弟、子侄、門客等數十人蔭補爲官員。

蔭補過於氾濫是導致冗官、冗費的重要原因,爲了把這個漏洞堵上,范仲淹建議嚴格限制恩蔭的條件、人數,主動縮小趙氏官帽批發站的經營規模。

第三味藥叫做“精貢舉”。這條措施針對宋朝的科舉考試而來。宋朝的科舉制比較完備,但也不是一點毛病沒有,最主要是科目設置上有問題。宋朝科舉以進士科爲重點,進士科的考試內容有詩賦、策論等,詩賦偏重文采,策論則偏重實務,由於詩賦更能體現技巧性,它往往成爲決定進士考試結果的關鍵。如此一來,學子們都在詩賦上下功夫,反而忽略了實務研究。

爲此,范仲淹提出要“教以經濟之業,取以經濟之才”。自然,這裏的“經濟”不僅僅是賺錢的意思,而是經國濟世、治國理政之義。爲了讓學子更多地關注實務,范仲淹建議增加策論考試的權重比,或者先考策論,後考詩賦,然後“逐場定去留”。如此一來,相當於對宋朝的高考大綱進行了顛覆性改革!

第四味藥叫做“擇官長”。范仲淹建議朝廷要謹慎選擇重點官吏,尤其是轉運使、知州、知縣等地方最高長官。地方官是把控一方的土皇帝,直接決定轄區內百姓的生死禍福,他們的任免必須慎之又慎。爲此,范仲淹建議從宰執大臣開始,逐級推薦一定名額的下屬官吏,獲得推薦票數較多的官員優先得到任用。被舉薦的官員出了差錯,推薦他的官員同樣要被追責。

第五味藥叫做“均公田”。這條措施有點“高薪養廉”的味道。宋朝官員的俸祿水平相對優厚,但個體情況還是有很大差異。尤其是“待闕”的現象增多後,窮官員就大規模出現了。前面說過,宋朝官員是幾個人守着一個職位,排隊上崗。而在排隊期間,官員只能領取基本工資,如果你是一個剛考上的進士,那就連基本工資都沒有。這樣一來,那些待闕官員往往等着等着就等成了窮光蛋,有些還要靠借錢過日子。窮光蛋一旦上任,自然忙着巧取豪奪,人家要還貸款嘛。再說了,任期一到,下次還不知道又要待闕多久呢。爲了解決官員的長期生計問題,宋朝恢復了“職田”制度,即根據行政區域大小,劃撥一定的土地爲職田,收取的地租作爲官員的俸祿補貼。但是在具體執行中,職田出現了分配不公,侵害百姓利益等現象。范仲淹希望重新丈量分配職田,免得有些官員由窮變貪。

以上五味藥是范仲淹開出的主方,後面幾位藥相對次要,分別是“厚農桑(發展農業)”、“修武備(恢復府兵制)”、“減徭役(撤併縣邑,減輕百姓負擔)”、“覃恩信(強化詔敕執行)”“重命令(重視法令制定)”。

從內容上看,整頓吏治纔是“慶曆新政”的核心所在。

範醫生剛開完藥,望眼欲穿病人趙禎就拿着藥方去治病了。

從慶曆三年十月開始,一封封詔書從京城呼嘯而出,新政在全國範圍內迅速鋪開。

范仲淹主導的新政幾乎涉及到宋朝所有官員的切身利益,每項新政措施的出臺都瞬間成爲朝廷上下討論的焦點,范仲淹因此揹負上了極大的壓力。

不幸的是,新政很快遭到了當頭一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