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西行~大寨

從青年洞停車場出來,沿路找到一家酒店,我進去詢問是否有早餐提供,老闆睡眼惺忪剛起牀,態度卻很好,答應馬上幫我們做。

做出來的手擀燴麪有菜有肉有面,味道非常好。老闆的酒店很大,估計算當地的富裕人家,我們臨走還熱情地送出來,指點我們要去的方向。果然是勤勞致富、和氣生財。

五十多公里後,進入河南河北交界的涉縣,來到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參觀了舊址、將軍嶺。

八路軍129師是在劉伯承、鄧小平等師首長率領下,臨危受命、東渡黃河、挺進太行,運籌涉縣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山,打響了抗日戰爭中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和解放戰爭中上黨、平漢等著名戰鬥、戰役,曾在涉縣駐紮長達五年之久。

司令部舊址由三座相鄰的農家四合院組成,依勢而建,錯落有致。院內還有劉伯承、鄧小平親手栽植的丁香和紫荊樹。 

  不遠處的將軍嶺上安放着劉伯承、徐向前、李達、黃鎮等將帥的靈骨,在靈骨安放處鐫刻了將帥雕像和紀念碑,並建造了劉伯承元帥紀念亭。1990年10月,鄧小平同志親筆爲“將軍嶺”題寫了嶺名,爲“劉伯承元帥紀念亭”題寫了亭名。這裏是除八寶山以外,安葬共和國元帥最多的地方。

在縣城西邊16公里的石門村山凹裏,有晉冀魯豫抗日殉國烈士公墓舊址,1942年5月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犧牲後安葬在這裏。

繼續前行八公里就是“媧皇宮”,門票60元,遊人不多。但是這個景點非常有看頭。

這裏是全國五大祭祖聖地之一,是全國規模最大、肇建時間最早、影響地域最廣的奉祀女媧的歷史文化遺存,被譽爲“華夏祖廟”。始建於北齊,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神話傳說中女媧氏“煉石補天,摶土造人”的地方。

這座山體,遠看像一把太師椅,按照道家解釋,三面環山,左青龍,右白虎,山體下面是漳河,東面是劉鄧大軍司令部舊址、將軍嶺,正是三省交界地。

我們先去參觀了“北齊石刻展”,裏面非常多的石刻文物,仔細觀察他們的表情特別有意思。

接下來往山上走,看見山崖上,有罕見的摩崖石刻,據說刻有《法華經》、《神密解脫經》、《妙法蓮花經》、《盂蘭盆經》、《十地經》等十部佛教經典。

在山勢陡峭、地勢險峻的山腰上,寬廣的平臺緊傍着懸崖,建有媧皇閣、梳妝樓、迎爽樓、鐘鼓樓、六角亭、木牌坊等大小12座建築,結構非常奇妙,背靠山崖處有8根鐵索,將樓閣縛在絕壁峭崖之上。

媧皇宮真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見天色尚早,我們從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的媧皇宮駛往146公里外的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

這146公里的國道省道是我走過的最差的道路。不僅滿天黑灰色的粉塵,來往穿梭不停的大貨車(估計是將山西的煤運往京津冀),更不可思議的是,廁所極少,即使遇到個別有衛生間的也是很髒的旱厠,包括中石化的加油站,爲什麼會如此缺水呢?這一路把我們搞得連呼吸都不順暢了。

好不容易在晚上八點到達昔陽縣,終於有了整潔乾淨的街道,兩旁的路燈閃爍着“農業學大寨”的字樣。

窩友提供的大寨景區停車場已經關門,先解決肚子再說,滷牛肉做的好喫,老闆還幫忙接了一大桶淨水。

左尋右找來到一個公園的僻靜處,今晚就駐車於此。

第二天早上,老魚見公園裏有打楊氏太極的,也跑去練了一陣,許久未打拳,有點不記得了,哈哈。

跟大爺大媽打聽了早點鋪,豆漿、鹹熱豆腐、柔軟蓬鬆的灌餅,非常好喫。

菜市場就在旁邊,又採購了滷味雞鴨、蔬菜若干。

大寨景區要買40元門票,包括虎頭山、講解室、陳永貴故居。我們沒有進景區,直接來到大寨村。

村口一棵大柳樹,不少做小生意的攤子,小米煎餅很脆很好喫,有點像我們小時候校門口喫的蛋餅。攤主告訴我們,對面一排排整齊劃一的三層建築,是村裏分給每戶的房子。

看見陳永貴故居,並沒有要門票。隔壁一個老太太坐着賣東西,老魚上去攀談。老太太九十多了,曾經是“鐵姑娘”突擊隊的成員,她去過韶山,對毛主席非常有感情。

老人家辛苦一輩子了,願你健康平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