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離職心理鬥爭之路

文/金小木


我是一名上海三甲醫院工作兩年的護士,離職的想法再一次湧上心頭。可我不敢,我只能想一想而已,駐足觀望。

最好的朋友今天離職申請也批下來了,再一次覺得上海這個城市對於外地的人來說,真的並不那麼友好。幫朋友收拾行李的時候,眼淚不知不覺的就掉下來,不受控制的那一種。我們互不作答,內心卻清楚的知道,我們的緣分到此爲止了。從今天開始,我又要開始一個人承受所有的日子了。

記得剛工作的時候,邁進醫院的那種興奮,穿上白大褂,恨不得昭告世界,我,木木,從今天開始就是個名正言順的護士小姐姐了,褪去了實習生的外衣,從事日思夜想多年的工作。結果一到科室,做夢都沒想到這個大都市,是用上海話來交班,我像個嚶嚶學語的孩子一樣認真捕捉他們口中蹦出來的每一個詞語,事與願違的第一天,或許就是我魔鬼生活的開始吧。

不知不覺,兩年過去了,我開始接手科室建設任務,上班內容的增加,讓本就加班的工作更是無所盡頭。說好的八小時工作,我們所有人幾乎沒有十小時內能夠完成的。今年疫情的特殊性,我們開始外派護士做核酸,打疫苗。接受任務是本職,全月無休又算什麼,外出打疫苗算自己休息時間。一週本就只能休息兩天的工作性質,我一月份外出了11天,一個月沒休息沒說啥,實際上還倒欠了科室三天,意味着下個月要多上三天的班纔可以。和領導溝通過這個問題,結果就是一天都給你200塊錢補助了還不知足呢。感覺自己就不該開這個口。

回家之後再想想,我是在糾結那二百塊錢的一天勞動的嗎,我是心裏委屈,關鍵是錢也委屈。


第一次萌生離職想法,和男朋友說了一下我的壓力,對方給的答覆就是,工作沒了,那我們也就到盡頭了。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默默承受着。除夕前夜,我想通了,哪怕不辭工作,感情這東西我也打算丟了。大不了還是像去年一樣一個人喫年夜飯,一個人喫餃子唄。

26歲,我再一次思考,一個人來這個大都市值得嗎?

如果家裏有合適的機會,就回去吧

如果選擇留下來,就要好好的,一定要好好的。人生的意義是在於自己選擇的方向。

如果你是我,你會如何選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