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傳 讀後感 值得女性一生去學習

用讀書豐富人生

用寫作來篆刻回憶

對於時間的畏懼,常來源於是失去,滄海桑田、斗轉星移的變化常常讓人感到感傷。而當一個人不畏懼於時間,坦然接受一切的時候,就獲得生命 的意義。

應該是16年,楊絳先生去世的時候,開始讀先生的書,纔開始注意到“女先生”這個名詞。那一年,應該是大學畢業前後,利用了大學最後的時光,讀了先生的《我們仨》,讀了錢老的《圍城》。再讀先生,竟然眼淚會忍不住下落,因爲可以體會先生的經歷,體會先生對世間的從容,世間難得的不是財富與才華,這些是可以靠努力得來,真正難得的是她根植於心底的善良,以過往的人生經歷爲泥土,在人生黑暗與磨難中開出靈魂的花朵。

世間做的鎧甲,在這位百歲老人身上早已經化作寵辱不驚的氣勢,回顧先生的一生,從民國到新中國,戰事到國事,事事爲真情,事事有風骨。

我寫這一篇讀書筆記,從一方面,想讓先生的話語可以永遠留在心中,更重要的是,先生對生活的態度是任何時候都應該去學習的。

先生極爲樸素的一生,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關於讀書,她說:”你的問題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不多”。

關於生活,她說“一個人有了信仰,對人生纔有正確的價值觀。我站在人生的邊上,向後看,是要探索人生的價值。人活了一輩子,鍛鍊了一輩子,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成績。能有成績,就不枉此生了。”

關於愛情,她說:”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愛情到這裏就可以啦,我不讓它溢出來”

關於婚姻,她說:”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關於幸福,她說:”上蒼不會讓所有的幸福集中到某個人的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擁有快樂,擁有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願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纔是進化心靈的最佳途徑。”

面對別離,她也曾寫道:”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對先生的文字,可以體會着這位百年老人的思想與精神,在那些孤獨而清冷的夜裏,這些書給我們莫大的安慰。對於金錢,她覺得夠用就行,把她和丈夫錢鍾書的稿費全部捐給了清華大學,現在累計有兩千萬。

最觸碰我的應該是錢鍾書離去,女兒的離去,留下先生的18年,18年的獨自生活,她的堅強,使命是最難忘記的,錢鍾書留下手稿,在先生的努力下,呈現在世間上。其中包括,外文筆記一百七十八冊,總計三萬四千頁;中文筆記三萬多頁;日記二十三冊,兩千多頁,加起來總共四十多卷。一個人像是旅人一般活在世間,以前的家不過是驛站,她不斷跋涉,把她走過的路,錢鍾書走過的路,鄭重的交在讀者的手中,此乃真先生也。

人活在世間,總要有些信仰,除了信仰還能有些情懷,這情懷,情則心繫民衆,懷則兼濟天下。在抗戰勝利時,國外很多大學給先生和錢老發來邀請,他們的選擇,是站在祖國的大地上。

對於離開,先生也低調進行,錢鍾書去世時,江澤民主席發來慰問,先生去世時想做“0”, 穿上隱身衣,大隱隱於市。

從前對於離開的人我們會說,走的時候帶上我;後來我們說,走的時候記得告訴我一聲;再後來的我們說,走的時候請走好。人與人之間的關聯從急切的需要、肯定、接納,再到後來的各自安好,這種蛻變是痛苦的。楊絳先生說,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燃燒的赤子心催促着我們翻越高山,越過大河,磨破了腳,纔想起迴歸故里,再要走很長的路才能迴歸故里,抵達時熱淚盈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