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治愈所有人,谁来治愈你?——读《爱心树》后感


说一个我不喜欢的故事吧——《爱心树》,是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编写的绘本,是这个作家所有的作品中,我唯一不喜欢的一本书。


在心理学上很有造诣的董老师说,也许我可以挖掘一下背后的故事,所以不得不再翻阅这本书。它的封皮是绿色的,右边一棵极大的苹果树,正把一颗红色的苹果丢到树下一个小男孩的手心里。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小男孩……故事都是这么开始的,也许它喜欢的是一只小兔子,或者另一棵大树之类的,这些都不重要。


随着小男孩长大,这棵爱心树把苹果呀,树枝呀,树干呀都送给了小男孩,好让他有好的生活,娶妻生子,追寻梦想。


讨厌这一段故事,讨厌它的隐喻。很多人把大树解读为父母,也有人把它上升为付出者,而那个树下的孩子,就是一个索取者了。索取者索取无度,付出者受虐无度,咱们能这么教育孩子们吗?让他们学会怀着愧疚的心,安然索取,惴惴享用;让那些付出者,以悲剧者的情怀付出所有,以自虐的方式给予一切,唯独没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这个故事本身就充满了诡异的逻辑和恐怖色彩!


我明白,无论与父母,夫妻,恋人或朋友之间,也许注定要有一个人扮演这个角色吧……


最后当年的大树只剩下矮矮的树墩,当年的男孩已经疲惫不堪,他坐在老树墩上休息。“大树很快乐”结尾是这么说的。


我讨厌它的结局,因为它的快乐太绝望了!如果是我来写,我希望是这样的——男孩在树下开垦筑篱,修房造舍,苹果树上枝叶茂盛,开满繁花……等他们老了,男孩坐在树下,对月把酒,子孙绕膝……


所有的必须付出和必然回报都是耍流氓!这就是我对这本名著的评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