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智慧

教學智慧

很榮幸能以這樣的方式跟大家交流。

教師作爲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執行者、引導者與監督者,在課堂上如何安排課程內容、如何教授知識方法、如何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提高教學效果等這些問題,教師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課堂的教學智慧上,在我看來各個學科都是相通的。

每位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特別和諧,你來講他們來聽,聽了又有效果。

想不會吹灰之力就達到這樣的一個境界,其實是很難的。真正的一個好一堂好課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老師和學生都在狀態。

其實我們的常態課堂應該是要跟學生鬥智鬥勇的。

作爲一名老師,課堂教學是重中之重。

這次論壇的主題是“聚焦課堂生成,展現教學智慧”,雖然每堂課都備課上課,但真正體現教學智慧的不多見。

我思來想去就想起了幾次課堂中也是充滿智慧。

記得在講杜甫的《登高》,“百年多病獨登臺”中“獨”字看到了杜甫的孤獨。

有學生馬上問:“他老婆孩子在身邊爲什麼還孤獨?”

我內心有一絲生氣,爲什麼就不會孤獨呢?

但是我忽然想到。可能他們對孤獨的理解不深刻。

我馬上問:什麼樣的感覺是孤獨呢?你們會感覺孤獨嗎?

很多人感覺不到,因爲年輕,心裏有愛,還妥妥地被愛,對未來充滿着希望,生活豐富有追求有事做。

但是杜甫呢,沒有。它年老多病,成天漂泊,國家又是滿目瘡痍。縱使有妻子孩子陪伴在身邊,可是這一些慰藉根本填補不了他內心中因爲家國情懷而造成的孤獨,那是靈魂深處的孤獨。

學生若有所思。

現在的孩子呢,很年輕,歷時很少,可以說是少不更事,所以很多東西他們是不懂的,所以需要不斷的去閱讀,從而獲得一些間接經歷。那我們語文這樣的課堂中的這些詩文,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教材。

還記得在講白居易的《琵琶行》時,《琵琶行》裏“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我說,這裏我沒看到琵琶女有些矜持,正在猶豫要不要出來。

學生立刻炸毛了,“這麼老了,還是歌女,怎麼還會不好意思,怎麼能用矜持來形容?”

我聽完就笑了。他們可能是年輕的,對歌女有一些偏見。或者對古代的男女的認識不深。

我跟他們解釋道:一方面傳統女性 男女授受不親,見到異性普遍害羞。

另一方面,歌女在舞臺上上職業角色,在私下上是展示自我,袒露自我,而且表現的內心私密的情感,自然會害羞。

學生聽完之後恍然大悟。

我一直認爲,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所以,我特別感謝在課堂當中忽然發難、提問的那些學生,正是因爲有他們,我們的課堂才注入了一些活水。如果不是他們,我們難以挖掘這樣的智慧,有這樣順勢、水到渠成的引導。要不然我們的課堂都是按照預設講解分析,照本宣科。

但是有些時候他們突然的發問提問也讓人覺得很尷尬,化解這些尷尬,又特別體現教師智慧。

記得在講魯迅的《祝福》中講到祥林嫂。臨死前的肖像描寫他全然不像40開外的人。

我就問學生在你們印象中,40歲左右的女人是怎麼樣子的?

有一學生脫口而出:“像你這樣子的。”

我當時愣住了,感覺心裏被紮了一下。因爲我一下子忘記自己是一個奔四的女人了,有一些不願意直面它。當時有學生很可愛,馬上批評剛剛那位同學,:“不要亂講,人家纔是18歲,好不好?”

我笑了笑,說,我覺得還是比較幸運,生活在現在這個時代,自己活得還算是體面。不像在那個年代的女人,完全沒有自主權,被社會踐踏。

其實,在當下,讓他們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是重中之重,但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交流,讓他們對這個社會對人性對生命有更多的認知情感更加的豐富,靈魂更加的豐盈,也同樣重要。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或課堂是育人的主渠道。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也是課堂的引領者,課堂的是否達到理想的效果,老師起者至關重要的決定。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一個引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說他是首席,不是以他的地位,而是以“好學”的氣質,廣博的知識,得體的外表和對學生的真摯的愛。

我認爲:首先是老師在課堂上要善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善於利用教材,對於學生來說,教材不都是有興趣的,一個成熟的、有經驗的教師能靈活的應用教材。

隨着時代的變化,社會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正是這些環境的變化使得教學對教師素質、能力的要求也相應地在發生改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的發揮也變得愈加重要。

謝謝大家的聆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