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分享8本讓你人生開掛的好書!

讀完這8本書,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渾渾噩噩度日的”廢柴“,逐漸成長爲一名互聯網創業者,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很感謝書裏給我的啓發,希望也能對你們有所幫助,現在推薦給你們~


NO.1《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

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身上的”學生氣“還比較嚴重,對許多書籍嗤之以鼻,覺得道理講的都一樣,不是心靈雞湯,就是枯燥難啃的專業書籍。

直到遇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讓我的想法發生了轉變。

以前總覺得自己能力挺強的,所以很少去找別人問問題。

但上班以後,我就發現很多事情,僅僅靠一個人是不能完成的,總會碰到一些自己不會的東西。

比如一開始我總是悶着頭,一個人默默地做着領導佈置的任務,即使中途發現了問題,卻認爲自己能解決,結果折騰了一上午,領導佈置給我的任務,一項都沒有完成。

領導,下午過來問我任務做完了嗎?我說沒有,結果就被領導上了一課。

他說:”你不會的東西要學會問,不要自己一個人低着頭折騰“。當時我就啞巴了,在領導面前,半天都沒說一句話。

後來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後,才知道在職場上要積極主動一些,不會的問題,自己查了資料還是沒有辦法解決時,就要積極的找領導或者同事尋求幫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步的更快。

當然,這本書不是一本什麼成功學、心靈雞湯類的書,而是作者結合自己多年來的經驗所著,內容沒有專業書籍的生澀難懂,而是由一個又一個案例,像講故事一樣讓我們能夠融會貫通書中所講的七個習慣。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自出版以後,高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長達七年,在全球以32種語言發行共超過一億冊。2002年,《福布斯》還將其評爲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大管理類書籍之一。

如果你也想早一些養成好的習慣,提升自己的努力的質量,這本書建議你去看看。


NO.2《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如果我未曾見過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你的生命中出現過這樣一個人嗎?

在你無助的時候,在你迷茫的時候,在你身處險境的時候,都能夠拉你一把的人。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有,主人公塔拉,在17歲以前,一直生活在一個由廢銅爛鐵鑄成的家庭當中,那個環境下沒有讀書聲,生病了不去醫院,靠母親的草藥治病。

而她的父親又是一位偏執的摩門教教徒,不相信政府,不相信教育,不相信醫院,帶着一家人躲進了深山當中。但這一切對於他的妻子和孩子是極其不公平的。

塔拉有一個哥哥叫泰勒,是家裏唯一一個考上大學的人,並且泰勒一直鼓勵她,讓她讀書學習。塔拉也很是喜歡這個哥哥,可以說沒有泰勒,就沒有後來的塔拉。

沒錯,後來塔拉也離開了大山,憑藉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像哈佛、劍橋大學這樣的名校,從此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但是上了大學以後,塔拉才認清了現實,原來父親多年以來給自己灌輸的理念都是錯誤的。比如生病了,靠祈禱是沒有用的,醫院才能解決病痛。

還有在一節課上,塔拉還知道了蘭迪韋弗一家被殺害的真正原因是白人至上主義而不是孩子在家上學,而他的父親卻隱瞞了事情的真相,卻讓家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之後,塔拉便徹底下定決心做出改變,最終她也如願以償的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看完本書,我內心五味雜陳,一方面心疼塔拉曲折的命運,另一方面又感嘆教育的偉大。很慶幸今天的我們能夠坐在明亮的教室裏接受着最好的教育,還提升了對這個世界更多的認知,有了更多選擇自己人生的機會。

但在大洋彼岸的塔拉們,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沒有選擇自己命運的機會,所以,我們真的要好好珍惜當下的生活,盡一切努力,活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NO.3《把時間當作朋友》

你有沒有這種情況:

爲了考試拿高分,可以花大把時間去背誦數十篇高分作文。

爲了賺更多的錢,不斷尋找捷徑,渴望能夠快速賺。

爲了學會一門技能,總是鑽牛角尖,非要把每一個環節都搞懂,哪怕是無關緊要的。

本書的作者李笑來在英語老師的時候,曾發現過這樣一個現象,有些好學生甚至都陷入了一種既懶惰又勤奮的局面。爲了拿到高分,寧可花大把時間去背誦數篇高分作文,卻不肯花時間研究背後的規律。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原因是學生對時間的感受出了問題。

比如越是接近考試的時間,就越是着急,於是就出現了被時間趕着跑的現象。爲了緩解這種壓力,就試圖通過假勤奮來掩蓋自己的懶惰,實際上你越是感覺時間不夠用了,就越容易陷入自我欺騙當中。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答案是自我管理。

作者認爲我們無法管理時間,只能管理自己。想要獲得時間的回報,就必須做有積累價值的事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實現真正的成長,就要學會三件事情。

一是,接受現實。認清楚速成不現實,完美不存在,未知永遠存在的事實。

二是,學會任務管理。你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能夠做到計劃、列表、預演、驗收,你將會事事順利。

三是學會學習,你將會成年人爲你想成爲的任何人,首先是學會自學,要重視閱讀能力、檢索能力、寫作能力的提升,其次是學會思考,能夠理清楚大腦中的各種概念,可以做到清晰思考。最後是持續應用,方法不僅要學會,並且要把它用於實踐當中,這樣我們纔會獲得來自時間的回報。

如果,你渴望變得比現在更好,但現階段又很浮躁,這本書很適合你。

(喜歡的可以給個贊鼓勵大叔哦,謝謝~)

NO.4《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你想每天都保持高效的狀態嗎?或許這本書能告訴你答案。

一直以來,有許多人認爲,不能高產的原因是效率不夠高,就是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做的事情太少,於是爲了提高效率他們開始延長工作時間,以求能夠做更多的事情。

但是本書的作者喬西•戴維斯博士通過研究發現,要想實現高產就要放棄追求效率的想法,通過創造條件,讓自己每天都可以獲得高效的2小時,甚至更多。

作者認爲我們不是電腦,不可能按着我們預想的方式進行深度學習或者工作,應該按着身體狀態來進行工作。

對此,作者提出了5種策略,第一,留意你的抉擇點;第二,管理心理能量;第三,認識注意力;第四,掌握飲食和運動的規律;第五,讓環境爲你服務。通過這5種策略,我們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如果你總是不能高效的學習,而且經常陷於疲憊的狀態,這本書非常適合你。


NO.5《非暴力溝通》

我經常看到身邊一些情侶會有這樣的問題:

我當初瞎了眼,怎麼看上你了?

我對你那麼好,你爲我買個包怎麼了,你怎麼那麼摳門呢?

別人家男朋友都能做到,爲什麼你做不到?

很明顯,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們之間的聊天,非常讓人不舒服。

而這種不舒服背後往往是情緒在作怪。讀完《非暴力溝通》後,我發現原來很多人在和他人溝通過的時候,其實都有帶着情緒溝通的問題,往往在這種情況下跟別人溝通,會產生很多矛盾,導致感情破裂。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指責對方是因爲自己的某一需求未得到滿足。

那正確的溝通姿勢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非暴力溝通》給我的感受是學會體會和表達感受。

比如當你和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吵架了,這時你可以告訴對方,因爲XX事情,我真的有點難過類似這樣的話,把你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和體會表達出來,讓對方能夠感受到,他就會有迴應。

還有在表達的過程中,儘量不要表達觀點,而是要多說觀察結果。因爲很多時候,我們觀點表達不當,就容易引起對方的不滿,那麼事情的發展可能會朝着糟糕的方向發展。

那什麼是觀察結果呢,比如你們公司是9點上班,但是你是10點到的,那麼你遲到了就是事實。

最後,再跟大家分享一下,讀了本書後,我應用最多且最實用的溝通公式:

說出一個事實+感受(我覺得怎麼樣)+原因+清晰明確的要求(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提出具體的要求。

如果你在溝通上遇到了問題,這本書或許能夠幫到你。


NO.6《稀缺》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知道我們的大腦一次性能記住幾件事情嗎?

答案是7件。

如果超過7件會怎麼樣呢?當然是記不住的啦。

你可能想問,我說這個有什麼用?今天介紹的《稀缺》會告訴你答案。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刻,感覺每天都在忙,卻不知道自己忙了什麼事情,有什麼收穫。與最初想要提升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馳,時間過去的越久,獲得感就越弱。你知道問題出在了哪裏嗎?

答案是沒有餘閒。

就像有句話說得好:“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一直忙”。因爲越忙碌,就越沒時間思考,越沒時間思考,人就不會有進步。

比如我們身邊就有很多商家都在鼓吹消費,結果許多人越花越窮,甚至負債累累。工作不如意了,很想換工作,卻因爲沒有存款,連換工作的底氣都沒有。

但是,如果你每個月都會存下一筆錢,那麼你就有足夠的餘閒,來抵抗未來的風險。

除了存錢以外,時間同樣要留有餘閒。

我們每天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如果把時間安排的太滿,就會導致時間的稀缺,時間一旦稀缺,我們就會錯失很多可能性。因爲沒有時間學習新的東西,就算有機會,也會錯過。

那我們該如何避免稀缺呢?

1、節約帶寬:減少需要做決定的時間,把注意力放到長期積累的事情上(減少權衡)

2、留有餘閒:投資學習,不透支當天時間,不要把時間安排太滿。

3、設置提醒:把重要的事情拉回帶寬,把忽視變成默許。

最後,真心推薦你去看看這本書,尤其是當你覺得自己很努力,卻沒有收穫的時候,這本書或許能夠幫到你。

讀到這裏的同學,給你點個大大的贊哦~


NO.7《斷舍離》

讀了很多書,這本我極其強烈推薦。

你是一個懷舊的人嗎?

家裏是不是有很多不捨得丟的東西?

看到舊東西回想起過去不愉快的事情?

相信你也有過類似的體驗吧,如果有,《斷舍離》這本書,我強烈推薦你去看看。

我是一個數碼控,尤其是很喜歡買耳機,比如有線的、無線的、頭戴的都有,但是時間長了我就發現,沒用過的耳機竟然多達十幾根。於是每次收拾家裏的時候,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常常會因爲這樣變得糾結。

而且,我發現這種觀念,很容易傳染。

爲什麼呢?有句話說得好:“當斷不斷,不斷則亂。“我很明顯能感覺到這樣一個變化,每次做決定的時候,就會像扔東西時一樣,變得很糾結,有時事情到了很緊急的時候,依然不知道如何選擇。

發現沒,一個人的性格的形成其實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也就是說,你能夠從一個人爲人處世推斷出對方居住的環境如何,同樣你也能夠從對方的居住環境,推斷出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其實你的房間就是你的人生”。

很多人以爲做加法,生活纔會變得越來越好。但實際上,給生活做減法纔是大智慧。

而做減法有兩個層面,一是從物質層面做減法,二是從精神層面做減法。

物質層面的減法,就是定期都掉對你沒有用的東西,比如不捨得扔掉的禮物、衣服、生活用品等等,只要是你現在不用的東西,都可以丟掉。我自己就是這樣,每次收拾完屋子,就會感覺心情能好很多。

最重要的是精神層面做減法,隨着成長,我發現以前的舊觀念和新觀念開始發生衝突了。

就拿存錢這件事情來說,以前我是一個對自己摳到極致的人,爲了省錢,從不買貴的東西,前一陣子因爲天氣太熱,就買了個28塊錢的風扇,質量比較差,用了沒用多長時間就壞了。從哪件事情以後,我就開始轉變思維,丟掉了舊的想法,像常用的東西一定會賣自己能力範圍內最好的。

可以說讀完《斷舍離》,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內心也開始變得充盈了,如果你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負擔很重,建議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NO.8《刻意練習》

爲什麼學霸學一項技能,能夠在短時間內學會。而自己花了學霸數倍的時間,卻困難重重。

爲什麼有人可以如此厲害,唱歌/演講/寫作/繪畫樣樣精通,而自己卻很普通。

爲什麼學習一項技能,即使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結果卻不如人意。

有時候,我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但效果卻與最初的設想背道而馳,於是就把問題歸結於沒有天賦,但問題真的是我們沒有天賦嗎?

其實並不全是。

在沒有讀《刻意練習》之前,我也認爲學什麼東西沒有天賦,就學不成了,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以前我總覺得自己特別平庸,學一樣東西總是學很久,感覺還像個新手一樣。

比如學吉他,一開始特別感興趣,就每天都練習,跟着視頻學、看書學,但是時間長了,我發現自己的水平好像依舊沒有什麼變化。

其實不止學習吉他,我們平時在練習其他技能時也會碰到類似的問題。就是學了很久,好像沒有什麼進步,水平一直停留在初級階段。

如果你認真讀完《刻意練習》,你會發現,原來像莫扎特這樣的大師,其實都要經過刻意練習,來鞏固自己的能力。而我們其實差的不是練習,而是刻意練習。

比如以前,我們可能聽說最多的是1萬小時定律,只要你練習時長達到1萬小時,就能夠成爲一個領域的大師,但是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1萬小時定律,應該是持續用正確的方法練習1萬小時,才能練習成功。因爲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如果你很努力的學習一項技能,總是沒有進步,《刻意練習》這本書,強烈推薦你去看看。

本次推薦到這裏就要結束了,來個總結: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把時間當做朋友》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非暴力溝通》

《稀缺》

《斷舍離》

《刻意練習》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這8本書真的很實用。

因爲一本好書,往往是經久不衰的,到任意一個時代,它的精髓永遠能夠幫助我們成長蛻變。

這8本,我經常放在身邊,如果你也喜歡,記得多看幾遍,希望你能通過讀書變得越來越好。


我是北陌大叔,一個不服輸、不妥協、不幻想的精進少年,願意在簡書與你分享知識和快樂。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真誠希望你能點個贊,爲自己的奮鬥和生活,狠狠打上一口氣,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